文艺是种范儿

时间:2022-07-18 12:19:07

文艺是种范儿

好在时光仁慈,我们还能回忆。一款文艺复古条纹提花高腰线连衣裙,高腰线,衣后有抽绳,可以调节,适合不同身材的MM穿着。圆领,领口和衣后有部分捏褶,领口还有两颗系扣,可以解开,不担心走光,穿着更舒适。袖口有开叉系扣,细捏褶,不会勒紧手臂。半开版,衣襟单排系扣,前片有横向分割线,还有两个假兜盖装饰,增添立体感。两侧放量,有点A字版的味道,清新飘逸。采用特殊的提花面料,竖条纹,丰富了视觉,分割身体比例,有显瘦的效果。颜色温和素雅,体现出女性娴静优雅的气质。

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的同意也能飞翔。一款文艺复古精致V领短款连衣裙。融入了男士西服的剪裁理念,增添了外形的立体感,挺括有型,展现出女性成熟干练的一面。V领,领口两侧有对称的V开口,露出优美的锁骨。两侧肩部有拼接的密集压线装饰,整体包边,缝线细密,做工精致。衣身是多片分割拼接设计,使线条更流畅,隐藏不完美的线条,有显瘦的效果哦。半开版,门襟单排系扣,木质的小扣,做旧处理,增添复古的感觉。宽松腰,两侧还有插口袋,实用方便,版型有点A字形,低调中有些文艺的范儿。

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风景,而是美好的愿望。有了希望才可以勇敢地走下去,跌倒也可以爬起来,因为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一款文艺百搭胸前抽褶中袖防晒开衫衬衫,简洁的圆领,整体包边,缝线细密,内侧的边缘还有撞色的锁边,穿着更舒适,不磨损皮肤。整体拼接分割设计,更有活力,不单一沉闷。门襟单排系扣,两侧侧缝及门襟两侧有部分捏褶,增添立体感。五分袖,有弧形分割拼接,袖口有系扣,内侧有调节带,可随意调节,休闲显瘦。衣摆有抽绳,可以随意调节,面料稍薄,穿着舒适凉爽,透气不闷热。面料经过做旧处理,颜色明亮不夺目,表面有点泛白,显出文艺优雅的气质。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人在旅途,要不断地自我救赎。一款文艺复古亚麻花布镂空花边短袖衬衫,小立领,V开口,不会沉闷,也让颈部自由地呼吸,简约干练。两侧有对称的压线风琴褶,还有镂空的花边装饰,增加立体感。整体的花朵图案装饰,优雅中带有复古的味道。常规短袖,袖口有镂空的花边拼接,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加独特个性。底摆也有镂空花边装饰,平衡整体色彩,文艺清新。

与其沉溺过往,不如沐浴晴朗,扔掉悲伤和孤寂,摆脱无助和漠然,不再害怕未知,不必盲目迷茫。一款文艺知性经典条纹七分袖衬衫,V领,领口两侧有对称的V开口,露出优美的锁骨。半开版,套头穿着,门襟单排系扣,可以解开。宽条纹的衬衫,不规则的排列,不会沉闷,素雅的颜色,给人清新的感觉。衣前单口袋,兜口一侧有折边,俏皮活泼。七分袖,袖口松紧,略收口,这样遮挡了手臂多余的不完美线条,有遮阳的效果。衣摆两侧开叉,前长后短,前衣摆是弧形的,线条更流畅,优雅文艺。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一款文艺雅致亚麻质感碎褶短袖衬衫,依然是简洁的圆领,轻松不闷热。领口有密集的压线,精致,有品质感。衣前有包绳的捏褶设计,增加YY的立体感,休闲中还有些复古的味道。袖口和衣后都有分割线,穿着时不会显得肩宽,丰富视线,有显瘦的效果。弧形衣摆,线条流畅自然,版型宽松,整体有点小A字形的感觉,可以遮住不完美的线条,不会臃肿。

我们身上的文艺标签

很多标签长在我们的身上,像被蚊子叮咬,痒,抓了更痒,解释多了都是故事。文艺范儿,正是这样的标签之一。曾经有一个小电影悄悄地来,然后又悄悄地走了。如果有豆瓣标签,应该是铁杆儿小清新和忠实小文艺。

电影从头到尾向小清新大肆献礼,中文流行译名《文科恋曲》,其实不如叫《一个文艺青年的长成》,或者《我和小清新,不得不说的故事》。故事讲一个不年轻的青年Jesse Fisher出于对青春的留念,选择了在大学毕业后到纽约的一个大学做招生工作,试图永远留在年轻人中间。工作期间,他参加了一位不想退休的老师的退休礼,还顺路结识了一群年轻漂亮、有想法的女大学生。这些姑娘们爱看书但想自杀,爱生活也更爱发疯。

离开校园已有时日的我佩服他们大大方方的小清新,搞文艺,不遮掩,不怕被贴标签。因为在我心中,文艺小清新是只有当人又年轻又傻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时候才扛得住的称呼。

电影中最小清新的例子是女学生向不年轻的青年透露自己不小心迷上古典音乐,还耐心推荐给对方,男青年也爱屋及乌,从此爱上并上瘾到在纽约街头都要配上巴赫,觉得连平时熟视无睹的普通街边花园都好像明亮起来,连平时板着脸走过去的陌生忙碌的纽约客都好像默默对自己微笑。这种事,如果在现实中我听到都要别过头去,因为这虽然是年轻时的我也做过的,但一定不会让别人知道,因为自己始终不愿承认内心的文艺。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几乎可以预见的反馈:哇,好文艺!“哇”字是不能被删除的,混着咯咯的笑声,透着也许并无恶意的嘲讽滋味。

人们不喜欢文艺范儿,无非是因为觉得这种Style太“装”,太不食人间烟火,而且也确实不当吃不当喝,换不来看上去光鲜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很多以文艺著称的人不论死后多么出名,活着的时候总是过着悲惨的岁月。

只是,如果放弃所有关于文艺的爱好,挖空心思或者削尖脑袋一心向着那现实生活的方向,往上挤,不停地往上挤,会不会就忘记了自己是谁?比如那些充斥在各个台里转圈演的戏,每每都让我觉得这编剧得对我们智商多没信心才敢让我们看这样的剧?可是事实就是真的有那么多观众,有那么多时间去爱那么狗血的剧情。如果你不看,就连聊天都没有谈资。你非得告诉别人为什么不试试看狄更斯,那才是狗血的鼻祖啊,生死离别,愁云惨雾,险象环生,别人一定会对你白眼相加。于是内心没那么强大的你不得不也瞥两眼狗血的戏,将那点文艺的小火苗压下去,最终,你好像就被这个世界戴上了统一定制的帽子,长出了统一规格的脑袋。

人类虽然已经进化了这么多年,但仍然保留着群居时代的某些特征,比如,排除异己。其实品位无阶级,为个性贴标签和贴小广告的性质是同样恶劣的。标签像皱纹一样,是成熟的副产品――如果你非要说千人一面是成熟的话。很多标签长在我们身上,像被蚊子叮咬,痒,抓了更痒,解释多了都是故事。你还在台上解释不是不是我不是,听众已经到家了。

不受待见的文艺范儿标签不在文艺拥趸的心里,而是在看客的眼神中。如果看客们不那么热衷于贴标签,也许这世界还真的会发生一些变化。

从前,我们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后来他们不见了。只剩阿先生,大名Reality。

阿先生问:你敢文艺吗?有房贷,要养家。但是如果你文艺一点儿,可能让你稍微在还房贷的路上看看天,领工资的时候哼着G大调小步舞曲。

上一篇:压力下的奋勇前行 下一篇:学校管理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