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07-18 09:30:43

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川东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修建便民的体育设施;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加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尽快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具体措施,以推动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作为实现、推动、发展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的主要途径,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1、川东公共体育设施情况

公共设施是体育的物质基础。川东, 以达州市为例,达州市不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体育民生工程已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去年达州市投入1950万元,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7个、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40条、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广场14个、建成城镇居民体育健身广场7个,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实现了体育设施基本覆盖;目前,达州市体育中心国家曲棍球训练基地、达州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恒温游泳馆)、万源市体育中心建设正有序推进。

2、川东公共体育服务情况

(1)体育组织。随着“体育生活化”、“体育人口”理念不断得到加强,以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为中枢、以县(市区)体育(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各单项协会为分支机构的群众体育健身网络建设日渐加强,以体育协会(社团)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老年体协、棋类、钓鱼、乒乓球、武术、足球、信鸽、篮球、门球等单项体育协会21个,新成立达州市全民健身志愿者协会和达州市自行车协会。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仅去年就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人,指导活跃在全市100多个晨晚练点的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开展健身活动,为推动和引导人民群众投身全民健身发挥了积极作用。

(2)体育活动。2011年,达州体育工作着重从突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努力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两个方面,引导市民关注运动、参与健身,打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模式。全市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特色凸显,以“8月8日全民健身日”、“达州市全民健身节”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先后举办包括迎新年健身跑、元九登高节登山比赛、周末业余足球和篮球联赛、万人乒乓球大赛、达州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达州市直机关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活动1300余项次,市级举办198项次,参与人数达120余万人次。其中,万人乒乓球大赛在达州市已成功举办三届,整个活动历时5个月,累计参加人数达48970人次,比赛达7546场次,活动延伸到了农村、社区和城市,农村体育活力不断激发。达州市直机关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有64支代表队1700余名运动员参加。

(3)体育指导。随着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以体育行政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全市体育教师为核心,协会团体和乡镇街道体育工作兼职人员为骨干,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健身场所从业人员为基础的群众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到2011年底,达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000余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方面发挥着组织协调、培训辅导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达州全民健身活动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4)体育监测。为了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达州市建立了覆盖各县(市、区)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每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及时公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加快群众体育健身科学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要求,开展体育健身方法手段、体育健身机理效果、体质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二、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

1、社会公益性明显不足

川东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经费严重不足,而服务经费却相对较高,政府提供的体育公益性体育服务就更少。 近几年,政府虽然对全民健身设施投入加大,但是资金不是体育建设专项经费,而是体育彩票资金。[1]由此可见,川东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性明显不足。

2、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便利性不足

近几年,达州的体育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拥有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其他县市区。而开江县、渠县等地的体育场地拥有量,若按人口比例算差距太大。如渠县人口占全市人口21.5%。而体育场地拥有量只占全市的3.6%。随着物质生活,市民对体育健身的热情日益加剧,但是大部分市民离健身场地较远。调查表明,约有20%市民离健身场地600m以内,距离健身场地600m以上的市民占一半以上。[2]

3、管理跟不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市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极大需求,促进了政府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而全民健身工程建得越多,管理问题越显得重要。

随着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使用率的明显提高,加上室外健身器材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不当、人为损坏等原因,使各健身器材、设施损坏率呈上升趋势,给群众健身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4、群众健身,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目前,达州市及其管辖的6个县,群众体育活动基本是自发的,选择的活动场所一般是广场,公园和社区,缺少经过培训和具备社会指导员资格的人士指导,一般是群众自发式的互相学习,科学健身无法确保,这对群众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川东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

1、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竞标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设立专项体育公共服务资金,增加经费数量。[3]这样就可以从资金上保证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

2、修建便民的体育设施

政府要在城市建设时,合理规划体育场馆的类型和数量。一方面,可以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场馆,也可以在居民社区安装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另一方面,现有体育设施中,属国家资金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很多在各级各类学校,这部分体育设施主要为本校学生服务,场地利用率比较低,节假日基本休置。从调查情况看,城区内大专院校,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开放,要实现体育资源的整合,政府要制定一些鼓励措施,鼓励学校在节假日集设施闲置时向市民开放体育设施。

3、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政府要在城市建设时,既要配备坚固和耐用的体育器材,同时又要定期进行维护,从而延长体育器材使用寿命。在器材的管理上可以采取“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可以由社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4、加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群众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4]同时针对大学生村干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5]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让他们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为目的。

5、尽快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

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可以让百姓随时了解重大赛事的相关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免费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和科学健身的常识等信息。[6]目前,达州市仍然没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必将推动达州体育公共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等.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J].山东体育报,2008.24(8)1-4.

[2] 郇昌店,肖林鹏,李宗浩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述评[J].体育学刊,2009.16(6)20-24.

[3] 范宏伟,靳厚忠,秦椿林等.中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12-16.

[4] 王维,孙岩,王健.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7.14(1)47-50.

[5] 郑家鲲等.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 2009.16(8).

[6] 刘庆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26.

上一篇:中式风格造型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日式家居设计的理念和特征及功能性、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