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特早茶气象服务分析

时间:2022-07-18 05:42:39

纳溪区特早茶气象服务分析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泸州市纳溪区特早茶气象服务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纳溪区有适宜于特早茶生产发育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并提出合理密植、适时气象保障服务,从而达到茶叶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纳溪早茶;气候条件;气象服务

泸州市纳溪特早茶品质优良,得利于纳溪独特的生态环境。纳溪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丘陵与地山区之间,平坝、丘陵、低山兼有,森林覆盖率高达53%,海拔230~960m。这里夏天未热、冬季不寒,有340d是无霜期,相对湿度在80%以上,特别适宜特早茶生长,且全区河流天然水质较好,矿硬化度小于1g/L,使茶树充分得到更好的滋养,也让茶叶的质量更加上乘,也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

1纳溪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

茶叶具有喜温、喜湿、耐阴的特性,对气候有特定的要求。茶叶的生长和品质与温度、光照、水分密不可分。纳溪茶区独天得厚的气候条件使纳溪茶叶采摘早、上市早。

1.1气温条件

受地形影响,纳溪茶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开始从8℃升至10℃,整个冬季积温高,保证了泸州纳溪茶叶发芽早,成为2月采特早茶的主要气候原因。到4月底,日平均气温普遍在15~20℃,之后日均温均在30℃以下。茶区历年最高气温≥35℃的平均日数为10d左右,除最高气温≥35℃外,均适宜茶树生长。泸州纳溪区历年平均气温如图1所示。图1泸州市纳溪区历年平均气温。

1.2地温条件

地温对茶树生长速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地温越低,根系生长越缓慢,特别是春季地温对茶芽新梢生育影响大。当地地温为8~10℃时,根系生长开始加快;25℃左右生长最适宜;35℃以上时根系停止生长。当地温为14~30℃时,茶树新梢生育最适宜,次适宜的地温为21~28℃,地温低于13℃或高于28℃生长较缓慢[1]。得益于茶区地形、土质结构等因素,纳溪茶区地温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地温的年际变化很小,分析2015年5~80cm地温折线图(图2)可知,地温整年都在10℃以上,绝大部分时间在14~28℃,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1.3水分条件

合适种茶的地区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一个月的降雨量要超100mL,一个生长季最好可达千毫升。湿度则保持在80%左右[1]。纳溪茶区降水充沛,云雾缭绕,能满足所需水分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左右,全年7个月的降水在100mm以上,具有85%左右的年相对湿度,对于茶树的生长极为有利。

1.4日照条件

茶树比较喜爱弱光、耐阴,是亚热带的阴性多年生材。在茶树中,近95%的干物质是依靠光合作用合成的。在弱光的作用下,其鲜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色,可有效利用日光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在茶树生长期间,日照百分率如果小于45%,其特早茶品质极为优质,如果小于40%则品质更加优质[2]。泸州市纳溪区历年年日照时间1100h,年日照百分率25%,其中12月和1月日照偏少,平均日照百分率在10%左右,这时正是泸州市纳溪区茶树休眠期,其余月份日照百分率普高在20%~40%。

2极端气候事件对纳溪早茶生产的影响

2.1低温霜冻

影响特早茶的低温霜冻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天以及春季开始之初,即由12月至次年3月。此期间内,冷空气频频出现,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时期,常常会有霜冻、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纳溪茶区全年无霜期360d,气温不超0℃天数少,但阶段性寒冷天较多,如2008年、2016年冰雪冷冻天气,严重影响了纳溪早茶的生产。

2.2高温干旱

泸州市纳溪区受到季风影响,在7月前后,梅雨季节结束,在副高压的控制下天气会越来越热,这时会发生较旱的天气。当这一副高压长期稳定时则会导致秋季也变得干旱。同时,也有可能会发生冬旱,如冬天有极地的冷高压活动所控制时。高温的干旱会让土壤保水力下降,轻度会让生长受限、叶片受害,重度会让茶树死亡。长期以往,干燥及高温的天气会让茶叶减产且茶树生长受到阻碍。当持续的高温、强日照以及降雨量减少时,空气相对温度低至50%,气温高于35℃时会有热害出现。2006年、2011年、2013年出现的高温伏旱天气造成部分茶树。

3针对纳溪早茶生产开展富有特色的气象服务

茶叶产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了取决于否有效根据气候条件开展生产组织、做出科学的安排。以先进的天气预报方法为基础,打造科学、实用性、现代性强的多功能气象保障服务的系统,可全方位提升茶叶生产气象预警和快速响应力,以此达到保障茶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的。

3.1完善茶区气象监测

由于地形等影响,茶区气象条件与平坝地区不尽相同,为了更加详实了解茶区的气象条件,建立了针对纳溪特早茶生产、具有多要素的农田小气候站,包括气温、地温、降水、湿度、辐射、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湿度等。

3.2发芽期预报气象服务

茶树的品种不同,萌芽期差异也大,通过大量茶树物候观测、气象资料分析证明,茶树的萌芽期不仅和品种有关,还会受到气象条件影响,一般会受到气温、降水、干旱情况和有效积温等因素综合的影响。根据本地茶树萌芽期观测资料以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而开展茶叶萌芽期的预报。

3.3采摘期预报气象服务

春茶采摘受到冬末期以及初春气温的影响,每一年采摘期均不同,采摘过早过晚均会影响到茶叶品质,所以农民也会极为关注这一段时间天气,茶叶的采摘期预报十分必要。泸州纳溪特早茶一般在2月中旬就开始采摘,具有同纬度最早、特早的优势,比全国早茶上市早45d。这时根据本地历年茶树形开采期和积温资料分析出茶叶可采积温指标,结合未来的一段时间天气、气温变化,对于自然生长条件下,预测了一芽二叶茶叶,由此进行了采摘期的预报。

3.4茶叶专项气象预报服务

根据茶叶生产实验和开展气象服务的经验,建立起茶叶专项的气象预报的服务平台。根据季节采用短期、中期、长期的预报以及专题预报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此形成完善的指导意见,即时的预警信息,降低茶叶生产中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3.5茶叶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泸州市气象局将专门的气象预报服务当成是“三农”工作重点,逐步完善茶叶生产气象的防灾的建设,通过手机微信、广播、网络等方法,快速给茶农提供准时、及时的专项气象预报的服务。

4结语

泸州市纳溪区独特的河谷季风气候,拥有恰到好处的温、光、水资料,特别合适的特早茶,但每一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霜冻灾害、高温热害等灾难性的天气,这让泸州纳溪区特早茶生产可达到高质、优质的水平,并且以此来获得极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季海滨,吴烨,郑晓燕.永嘉乌牛早茶的生产气候条件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2(9):275-276.

[2]杨诗定.谷城县茶叶特色气象服务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S10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中国气象学会,2012.

作者:刘霞 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气象局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对气象业务网络的危害 下一篇: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物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