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学媒体,精设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18 04:35:06

活用教学媒体,精设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变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成长的场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益。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变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成长的场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对此,笔者主要由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计入手,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优选、活用教学媒体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样化教学媒体,可丰富知识呈现方式,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强化教学效果。尤其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辅助媒体种类更是多样,如投影仪、幻灯机等投影视觉媒体;黑板、实验器材、实物或模型、挂图等非视觉投影媒体等;录像机、录音机等听觉、视听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及有关教学软件等综合媒体,给教学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面对众多教学媒体,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需求,灵活选用,合理组合,以直观形象手段呈现有关知识,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精设教学策略、过程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都需要关注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整体教学方案,包含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总体而言,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综合性特点。如依照具体教学实际,整合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另外,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也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选取与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第一,合理选择与组合教学方法。如教学《摩擦力》时,为了落实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师可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合作学习,思考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体验实验过程,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规律,获得f=μN的结论。

第二,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即有序安排组织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教学环节,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如教学《电流的磁场》,教学总体思路:多媒体展示电磁体的应用电可以生磁吗?奥斯特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用什么办法可以增大螺线管的磁性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实施如下:1)新课引入:借助多媒体呈现电磁体的应用,诱导同学们观察生产、生活中的电器,认识电与磁的关系密切。而后演示实验:电磁铁吸引小铁钉,启发思考:电可以生磁吗?引入新课。2)奥斯特实验。提问引思:怎样才能知道电流周围有磁场?小组讨论交流,分组实验,物理老师巡回指导,并带领他们分析实验结果:①电路接通后,有电流在导线中通过,可看到小磁针偏转。电路断开后,无电流通过,观察到小磁针没有偏转,由这些现象可得出怎样的结论?②变化通过导线中电流的方向,观察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出现变化,由此可获得什么结论?而后引导学生认识奥斯特实验,补充说明,再带来他们进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探究活动中。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思考:①运用哪些实验方法可直观而形象的表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②如何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引导学生小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选出代表说说实验见解,物理老师适时穿针引线。4)电磁铁。提问:怎样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演示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前后磁性强弱的变化的实验。师:将一根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中,磁性增强,相当于制成一块电磁铁。请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大胆假设。而后学生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最后,进行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回顾与反思。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需求,灵活选用,合理组合,以直观形象手段呈现有关知识,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选取与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忠林.教学设计要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10)

[2]张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3]应向东.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0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马沟初级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下一篇:刍议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