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时间:2022-07-18 02:18:25

10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窒息护理效果。方法:对108例窒息新生儿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108例中,治愈98例(90.74%),好转5例(4.63%),放弃治疗3例(2.78%),死亡2例(1.85%0。结论: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可提高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复苏;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147-01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出生后一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1]。正确分析窒息原因并及时复苏是抢救窒息新生儿生命的重要环节,但有些复苏后仍会出现反复窒息和引起各器官受损,因此复苏后应严密监护和护理。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窒息108例,男58例,女50例;早产儿26例,过期产儿6例,足月儿76例;出生体质量>4 000 g 4例,2 500~4 000 g 71例,1 500~2 500 g 30例,

2 结果

108例窒息的新生儿经过有效护理,治愈98例(90.74%),好转5例(4.63%),放弃治疗3例(2.78%),死亡2例(1.85%)。

3 护理

3.1 复苏后监护:由于复苏后新生儿,病情不稳定,还可能发生呼吸暂停、缺血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应用心电监测体温、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血压。此外,还需要重点观察新生儿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吸气三凹征,呼气性。注意神志、哭声、瞳孔、意识状态、神经反射、前囟门张力、肤色及末梢循环、肌张力以及有无呕吐、抽搐、皮肤硬肿及摄奶量和大小便等情况,认真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果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处理。

3.2 保暖及有效的复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窒息时缺氧使机体产热功能降低,窒息后呼吸循环欠佳,较难维持正常体温,而患儿能否保持正常体温对预后有很大影响[2]。保暖贯穿于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维持肛温36.5-37℃。本组患儿入院后首先置于远红外抢救台上进行复温,病情稳定后入暖箱继续保暖。复温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在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监测患儿体温变化,根据患儿体温及时调整箱温,应避免体温骤然增高和医源性体温过高。

3.3保持呼吸道通畅:

复苏后呼吸道内仍可能有较多吸人物,有再次发生窒息的可能。使其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上半身抬高30度。为防止误吸,需要及时吸痰,预防再次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根据肺部听诊或分泌物多少来决定吸痰间隔时间,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

3.4 吸氧:

根据患儿病情轻重、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可采取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甚至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相应浓度吸氧。吸氧时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给氧方式和浓度,使血氧饱和度≥85%以上时。

3.5合理喂养:

由于新生儿窒息缺氧,消化系统血液灌注量少,尤以肠道最先受累且程度最重,可使新生儿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功能紊乱[3],过早喂养、量过多或高渗奶可诱发或加重紊乱[4]。我们根据新生儿情况,特别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儿延长喂奶时间,给静脉营养。经口喂养应在缺氧改善后,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为佳。

3.6 监测血糖浓度: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的血糖异常和电解质异常,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能导致漏诊而未能及时处理,加重脑损害,导致智力发育不全等后遗症,甚至死亡。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程度不同,血糖异常的情况也有明显不同。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发生率较高,轻度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5]。进行血糖监测,发现低血糖者,及时补充能量,尽早建立静脉通路,采用留置针以便随时补充葡萄糖。在应用葡萄糖时,也需要监测血糖,避免医源性高血糖的出现。

3.7 防治感染:

由于复苏后患儿抵抗力较低,特别是在抢救中容易造成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手,新生儿每天淋浴1次,做好口腔、脐部及臂部的护理。吸痰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奶瓶奶嘴规范消毒。

3.8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常常由于病情急重,需要抢救和转入新生儿ICU病房等情况,患儿家长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士应根据患儿疾病的不同阶段,介绍有关知识和患儿病情,让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帮助患儿家长认识并降低负面的情绪护士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4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不仅死亡率高,而且由于复苏后新生儿病情不稳定,还可能发生呼吸暂停、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规范的复苏方法抢救患儿后,还应该重视做好复苏后护理。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与新生儿死亡、预后密切相关。为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窒息儿生存质量,通过对10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我们认为复苏后新生儿进行护理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基础,保暖及有效的复温贯穿始终,密切观察病情,配合吸氧,合理喂养,监测血糖,防治感染,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率的重要保证,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护理措施得以及时实施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2-165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1

[3] 刘敬,曹海英,何纯义.新生儿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69-73.

[4] 柯国强,林小燕,黎宁,等.致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78.

[5] 姚秋璇,林碧芬.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特征分析及护理.护理学报,2011,18:51-52.

上一篇:江油市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下一篇: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