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时间:2022-07-18 01:36:54

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摘 要: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字,但其在文本中所发挥的积极效应同样不容忽视。实际上,每一个标点符号均存在自身独特的内涵,能够准确表示出文本语言里词语性质或作用。所以,要求语文教师与学生在细读文本时需重视起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通过标点符号与词语相机结合,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感悟文本语言,由此促使语文教师、学生由传统错误理解文本语言方式逐渐向正确理解文本语言方式转变,由朦胧理解文本语言方式逐渐向清晰理解文本语言方式转变。因此,怎样理解和应用标点符号,使之真正意义上成为文本语言理解的工具,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置身于标点符号的“大海”中去探究、挖掘、理解。

关键词:标点;文本理解;阅读理解

用于标明句读或语气的符号称之为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辅助阅读者更好的理解书面语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之规定,增强阅读者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学校开展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一直以来,国内各学校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感悟教学时普遍存在一大弊端:语文教师始终围绕词语细读文本,不惜耗费大量的精力揣摩某些词语的涵义,却忽略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二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可以从拼音、简单的生字、词语入手,渐渐加入较难的字词,让学生练习说话、造句。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造成现在有许多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错漏百出。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便会闹成很大的笑话。在书面表达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极其显著。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通过标点,可以把语言的语调、结构、停顿,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楚地表达出来。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的等常用的标点符号。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后,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三年级这个转折点,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能正确使用它们,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一、在停顿长短中体会其重要作用

对某些文本进行细读时通常会发现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很奇特貌似错误,其实是作者用这种奇特的用法来传达某种特殊的心情、感受。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会认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之间应该采用顿号或逗号,通过细细品味可发现:“还”字的衬托,再加上短短的一句话中三个连续句号的应用,对于更好的理解感受起到了积极的效应。与顿号或逗号相比,句号更能显示出等待时间之长,映射出作者的焦急心理。因此我安排学生通过走出自误引发提升自悟方法来细读文本,具体以括号填空的形式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自行填写符号;待学生填写完毕后,教师将原形展现给学生,并提出原形为什么会连续使用句号改用顿号或逗号行不行等问题,如此要求学生对比两种情况细细品味其中的不同。

二、在节奏轻缓中体会其重要作用

部分标点符号尽管不具备某种特殊含义,但也能够向读者传递出作者当时的状态。此形势下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标点符号的停顿又要关注标点符号引发的语言节奏调子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学飞》

这句话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最后的问号,读出小鹰的探问语气、体会小鹰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变得虚心了,更要关注句中的两个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话语而是表示小鹰的呼吸。因此在朗读课文时指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示语“急促地喘着气”,情感充分语调丰富。读出小鹰急促地喘着气的样子,入文入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鹰刻苦学飞的情景。

三、在无点处创设体会其重要作用

细读文本时通常能够发现部分文章题目极富情感性,即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仅能够准确概况全文中心思想而且能够给人感悟。若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转化为标点符号更能进一步增强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将相应的标点添加其中,并阐述理由。

以《生命生命》一文为例,由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该篇课文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认识对课题添加标点符号。部分学生添加逗号,部分学生添加问号,还有学生添加感叹号,可见不同学生对题目有不同见解,通过进一步的阐述理由使学生强化理解课文。

又比如《木笛》一文中,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最终又被破格录取了,可以修改结尾为音乐大师直接说出被录取者:朱丹并让学生试着加标点引导学生将情感化作标点,深入理解文本和标点各自所能表达的深意。

经常细读文本的人可知,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仅凭借对词语的理解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语言内涵,需要借助标点符号才能更好的予以实现。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标点符号,在课堂感悟教学时推进标点符号与词语相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4期

[2]张永强.提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09期

上一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