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培优扶差

时间:2022-07-17 07:40:05

大而 。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程系统中的主体工程。在四十五分钟这个常量中,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果是极其重要的。面对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差距较大的特殊情况,我采用了低起点、密台阶、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练习题,讲课时,恰当进行提问。因人而异,让学生的回答有较高的正确率,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让优生体会学无止境这一道理。在课堂练习及学生板演时,我总是设计不同深度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上台演算,以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

3.在作业及检测时,我都备有选做题或附加题,对不同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对一些基础性、概念性的题目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对有一定技巧性或运算中稍有难度的习题可根据自己情况来做。实践证明,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抄作业的现象杜绝了。优生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同时,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的精神。让所有学生保持精神振奋、思维积极,从而喜爱上了数学。

三、利用课余时间,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根据学生的不同素采取相应的辅导方法。

1.坚持“好差同组、合作交流。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做到言出必行,即能从学困生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课堂练习分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既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培优补差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 优。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走进课堂,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

四、及时地检查并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困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经过调查、询问,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学生自己不会做,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不认真、马虎等等。我在教学中都尽量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从而 “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总之,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已任,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的信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掌好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舵”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