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之路

时间:2022-07-17 05:06:20

问答行为是师生对话行为之中最重要的行为,它是课堂中师生之间交流信息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也是最易观察和记录的教师教学行为之一。课堂中,通过师生的问答行为可以了解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本文就“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新手”教师如何走向“专家”教师。教师提出问题的清晰程度会影响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和作答。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冗长、笼统,用词抽象、概括,学生往往会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产生困难,这有可能会妨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因而也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中,新手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多次学生因为不理解、不明白教师的提问意图,从而对教师的提问不能及时反应,或是反应出错。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新手教师在提问时,提问语言往往表述不清楚,指向不明确。而专家教师的提问语言清晰明了,指向明确,目的性较强。例如:在学习课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动物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时,新手教师的教学片段如下:

一、新手教师教学片段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拍手,示意学生停止读书。)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对哪一小节的内容最感兴趣?你从这一小节中读懂了什么?

师:(指名学生)

生:我对西沙群岛海底动物最感兴趣,我从课文中读懂了……现在我们陆地上的科技很发达,已经发现了三万种鱼类。

师:已经有三万种鱼类,或者说动物,不只是鱼类。那还有吗?(学生没反应。)

师:(看着学生)还有吗?他们的活动方式是……

生:怎样的?

师:怎样的?他们活动方式是……

师:他们各有各的活动方式。

分析: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新手教师一开始提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你对哪一小节的内容最感兴趣?你从这一小节中读懂了什么?”由于课前预设好了,语言表达清晰,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思考后回答问题。但是,当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时,老师又做了跟进式提问:“已经有三万种鱼类,或者说动物,不只是鱼类。那还有吗?”这个问题指向不明,表述含糊。“那还有吗?”学生容易和老师先前讲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成“海底动物不只有鱼类,还有其他类别的动物,那还有什么动物呢?”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知识有限,当然无法回答。如果老师在此追加的问题表述具体一些,指向明确些,例如改成“这一小节除了告诉我们海底有许多种鱼类,你还从这一小节中知道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不会误解了。从中可以反映出新手教师在课堂中应对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时候缺乏经验,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效地进行探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当学生对“还有吗?”这样的问题无从回答时,老师紧接着追加了一个提示性问题“它们的活动方式是……(怎样的?)”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回答出“它们的活动方式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新手教师没能正确地看待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还没有学习这一小节,只是初读课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初读课文后就要准确地提炼和概括主要内容,还是有困难的。再加上老师表述该问题时,语言不规范,不完整,随意性较强。老师的问话只说半句,下半句让学生去猜测。这样学生更加不会明白老师提问的意图了。

二、专家教师教学片段

(学生自学第四小节,交流学习成果。当一名学生交流完后,老师问:还有不同的吗?)

(师生合作读第四小节。)

师:这样一念你觉得西沙群岛的动物怎么样?活动方式怎么样?你说。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

师:确实是这样,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板书:活动各异)老师用一个词语,活动各异,能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能。

分析: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专家教师课堂提问语言规范,表述语言完整,指向明确,学生很容易理解老师的提问意图。如:“这样一念你觉得西沙群岛的动物怎么样?活动方式怎么样?”专家老师当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候,马上意识到该问题指向不明确,于是立刻又跟进了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即“活动方式怎么样”,此问题比“动物怎么样”范围缩小了,指向更加明确,能够唤起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可见专家教师提问规范性的意识很强。Wile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九点建议中就有一条是:“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

三、从新手走向专家

用弗兰德斯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观察方法观察统计后发现,新手教师的课堂提问出现了107个频次,而专家教师的课堂提问出现了78个频次。此外,在对两类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统计发现,新手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提问出现了82个,而专家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提问出现了51个。先不论提问质量的优劣,就数量上来讲,在同一教学内容中,新手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较多。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新手教师在教学时希望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新手教师在教学提问中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多于专家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时,新手教师更多关注是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识记和对以往知识的回忆,问题难度相对较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能,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课堂上,教师有质量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新手老师要走向专家老师,还必须从提问上多下工夫。

(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县桥头第一小学)

上一篇:跳跃的音符,ABC 下一篇:“玩”中学习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