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运用

时间:2022-07-17 04:50:21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运用

摘 要:本文以三门县蛇蟠岛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用地适宜性评价;GIS;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浙江沿海岛屿开发迎来最佳机遇期。三门县蛇蟠岛位于三门湾核心区域,获得了前所未有重大发展机遇。

但是岛屿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受影响而较难恢复。因此,利用GIS的强大信息处理技术对据岛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为城乡规划空间管制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1岛屿概况

1.1 区位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蛇蟠水道之北,处于宁波台州两市交界,西距三门县城17.5公里。岛屿东西长8.4公里,南北宽4.3公里,总面积约为23.46平方公里。

1.2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蛇蟠岛系大陆架向海湾延伸隆起的山丘,山地面积约占全岛的1/3。全岛海岸线长约18公里,四周为淤泥滩涂,泥性松软,水土肥沃,土地以碱性粘土为主。

(2)历史文化: 蛇蟠岛早年为采石场,盛产江南名石——蛇蟠石,开采历史可追溯的宋代。

(3)现状土地利用: 蛇蟠岛现状建设用地约45.9公顷,仅占岛域总面积的1.96%,大部分为非建设用地,主要由农林用地、养殖水面和滩涂用地组成,占岛域面积的98.04%。

(4)交通条件:目前与周边的交通联系还主要依靠轮渡解决,不过连接蛇蟠岛与宁海县的蛇宁线即将通车,同时近期实施的交通项目有旗门港跨海大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蛇蟠岛出入口和服务区,交通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用地适宜性评价

2.1 分析依据

本次评价的依据包括:1:500数字地形图、蛇蟠岛卫星影像图、相关专业规划资料、现场调研及实地踏勘。

2.2 评价方法

用地评价主要有工程地质承载力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蛇蟠岛属于近海岛域,岛上多为石质山体,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故本次用地评价主要采取以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主的用地评价方法。

具体采用因子加权求和法,评价步骤如下:GIS现状模拟——确定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单因子评价分级与单个因子分析——各项单一因子权重确定与加权叠加——确定用地适宜性分级标准——用地适宜性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S=(式中,S是用地适宜性等级,wj为各因子权重,xj为各因子评分值,n为指标总个数。)

3具体运用过程

3.1GIS现状模拟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出基本因子的现状情况,并用GIS进行模拟分析。采取的基本因子有:坡度、坡向、高程、居民点、地表水系、道路交通、开山采石宕口等,并形成TIN 网模型。

3.2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现有资料,选择地形地貌、用地保护、观景资源、水资源、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等六个方面的因子,作为GIS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具体如下:

(1)高程因子:高程越高,建设利用的难度越大。蛇蟠岛高程大部分在5米以下,较为平坦,岛上仅大蛇山和小蛇山两座山丘。

(2)坡度因子:根据各类用地对自然坡度的适应程度,将地形坡度分为25%五种。并参照《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确定可用于建设开发的用地区域。

(3)坡向分析:坡向分析显示场地的光照情况。

(4)植被因子:岛屿的生态环境易受影响而较难恢复,因此对岛屿中的林地植被和耕地植被要予以保护。

(5)采矿宕口:岛上有较多开山采石宕口,在开发建设中应尽量避开这些宕口。

(6)用地保护因子:主要指风景名胜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开发建设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

(7)观景资源因子:指有较好景观视野的区域被划定为观景资源区域,多为高程较高、视野开阔的区域,这些区域应该鼓励开发对景观效应较为敏感的项目,但也应该受到严格的建设要求限制,避免对周边环境负面影响。

(8)水资源因子:包含海岸线、水库、河流和养殖水面等四个方面,在提升景观质量,改善环境、调节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易发生水灾、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

(9)人类活动影响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主要由村民居住点、公共服务、高速公路、对外道路和内部道路等几个因子组成,居民点规模是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交通的便捷程度将对开发适宜性有很大的影响,距离道路交通距离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好,用地开发适宜性越高,开发成功可能性越大。因此选取与道路交通线的距离作为影响因素,将道路交通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两个系统引入评价体系。

(10)土地利用规划因子:土地利用规划因子主要根据《蛇蟠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土地利用开发和建设活动应该主要集中在可建设用地和有条件建设用地等有土地指标的用地上,没有土地指标的用地尽量避免新增建设用地;

3.3 用地适宜性因子评价分级

对选定的用地评价因子,将其属性按照对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和赋分,并且根据各项因子的用地适宜程度赋予权重。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敏感性因子选取及赋值表

生态因子 说明 评分 权重

地形地貌因子 高程

5m-15m 8

15m-25m 4

>25m 1

坡度

5%-8% 8

8%-15% 4

15%-25% 2

>25% 0

坡向 300°-360°或0°-60° 1 0.021

60°-120° 3

120°-240° 5

240°-300° 8

平地 10

植被 耕地 5 0.020

林地 1

其他植被 10

采矿宕口

5m-10m 3

10m-20m 6

>20m 10

用地保护因子 风景名胜区 1 0.296

基本农田保护区 1

其他用地类型 10

观景资源因子 适合观景地区 8 0.099

其他地区 0

水资源

因子 海岸线

100m-200m 4

>200m 10

河流

30m-60m 3

>60m 10

养殖水面

5m-10m 5

10m-20m 8

>20m 10

人类活动影响因子 公共服务

100m-200m 8

200m-500m 6

>500m 4

高速路

>150m 10

主要对外道路

200m-500m 6

500m-800m 4

>800m 2

内部道路

50m-100m 7

100m-300m 4

>300m 2

村民居住点

50m-100m 5

100m-300m 3

>300m 1

土地利用规划因子 可建设用地 10 0.026

有条件建设用地 8

其他用地 0

3.4用地适宜性因子叠加分析结果

根据各项单一因子权重确定与加权叠加运算,得出用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并将其按用地适宜程度分为五级,得到用地适宜性评价图。

(1)适宜建设区:多分布在环岛公路沿线,在集镇区、小蛇山南部等片区集中分布。

(2)较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用地分布在适宜建设用地的周边,也是主要沿环岛公路分布。

(3)不适宜建设区:分布在岛域的北部、西部和南部。

(4)较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大蛇山、小蛇山山体和岛内的农田片区。

(5)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4 岛域空间管制建议

基于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结合蛇蟠岛初步开发建设意向,将岛域划分为绝对保护区、环境控制区、低度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四大类区域,提出空间管制的建议。

(1)绝对保护区:包括大蛇山和小蛇山的大部分山体、沿海滩涂等区域,面积约为627.58公顷,占蛇蟠岛总面积的26.7%。建议该区域除相应的保护措施外禁止任何开发建设,山体在保持现有自然景观状况的基础上,并采取绿化景观改善和采石创面恢复工程;沿海滩涂以保持现有的原生生态环境为主,在局部可进行绿化环境改善。

(2)环境控制区:包括水产养殖塘、耕地和大蛇山中的景区等区域,面积约为1586.61公顷,占蛇蟠岛总面积的67.6%。建议该区域用于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仅允许局部建设少量旅游业服务设施和景观小品建筑。在本区域进行开发建设之前应进行严格的生态影响评价和景观影响评价,确保开发对提升本岛整体的景观风貌起到正面作用。

(3)低度开发区:包括位于大蛇山及其周边的度假区和农村居民点,面积约为38.57公顷,占蛇蟠岛总面积的1.6%。建议该区域仅允许低层低密度的建设开发,且对其开发建设的内容、规模、形式进行严格控制,在开发建设前要进行严格的生态影响评价和景观影响评价,确保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适度开发区:包括集镇区和平原地带的景区,面积约为93.94公顷,占蛇蟠岛总面积的4.0%。该区域可进行低层及局部多层的适度开发,但对其建设规模、形式必须依据城乡规划给予必要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建设开发有利于海岛特色小镇风貌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周生路.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6.

[2]马天峰.城市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分析研究[J].规划师,2008,(6):71-74.

[3]杨俊宴,杨扬,陈雯.基于土地适宜性分区的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以泰州市为例[J].规划师,2008,(11):66-70.

[4]王骎骎,江滢,赵国庆,等.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新加坡怀化生态工业园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4):52-56.

作者简介:

付斌,浙江省三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黄小平,浙江省三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肖峰,浙江省三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市规划师。

上一篇:计算机为桩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下一篇: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