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矿难管理措施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17 04:44:16

遏制矿难管理措施问题探讨

摘要:矿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何遏制矿难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国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矿难死亡率,这就要求我们完善遏制矿难相关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难伤亡率。

关键词:矿难 ;管理措施;煤炭资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260-02

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矿难”成了中国人心中最沉重、最悲凉的一个词汇。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矿难与不断被刷新的矿工死亡人数吸引着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完善管理措施,遏制矿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强化采煤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彻底转变,由此导致对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加大。采矿企业受利润驱使,必然有很强的超产扩产的冲动。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也加重了对煤炭的依赖。因此,需要尽快从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改变目前能源结构中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例如,我国目前核电、水电的开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核发电和水能发电水平可以极大地减少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是减少矿难事故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政府在解决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资源型社会。然而,我国社会的总体现代化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单纯的依靠现有水平的节约,决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需求的巨大矛盾。因此,在能源问题上的开源、节流和结构调整,都是建设节约型、资源型社会重要的举措。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采煤业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不仅要引进先进的勘矿、采矿设备和高素质人才,而且还要自主研发应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技术装备,提高预防救灾能力。当前,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采煤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人才,而且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企业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企业留不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煤炭企业要提高待遇,建立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机制。瓦斯爆炸引发矿难是最常见的现象,已成为矿难中的第一杀手。我国应该在瓦斯赋存、瓦斯涌出规律、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防治技术及瓦斯利用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学科、研究体系,为煤矿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强化井下瓦斯突出煤层的分级管理,运用新技术跟踪预测防灾,运用瓦斯实时监测新技术,提高预测准确率和可靠性,减少瓦斯爆炸几率。

2 加大赔偿标准和惩罚力度,改革干部考核标准,加强对采煤行业的监管

以前,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矿难赔偿标准,在有些矿难中,矿主仅给几万元至十几万元就匆匆打发死难者家属。过低的赔偿金使得矿主认为与其增加安全生产投入,不如在矿难发生后直接赔钱更划算,于是“宁肯赔棺材也不买药”。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制定一个统一的最低赔偿标准,各省各地区矿难赔偿标准只能高于全国标准,而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值得高兴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也提高了对矿主与监管机构博弈的认识,加大了惩罚力度,从而加大了矿主违法不安全生产的成本。山西省政府出台规定:山西各类煤矿若违反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导致发生事故者,除依照有关法律严格追究矿主的责任外,矿主对死亡职工的赔偿标准每人不得低于二十万人民币。同时还规定,凡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的乡镇煤矿,将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由政府收回采矿权重新公开拍卖。强制高额赔偿,让“买棺材比买药便宜”成为历史。应该说这些举措都体现一种进步,对那些怀侥幸心理的矿主是一个很大的震慑。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赔偿金制度,就会对矿主产生一个稳定而清楚的预期:高风险战略可能会使自己赔个精光,从而使矿主改变策略,加强安全投入。经营不善者倒闭,有能力者进入,也有利于煤炭行业形成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

目前,考核各级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主要是GDP,而煤炭经济又在各地GDP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尤其是山西省)这会造成地方政府对非法违规开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不查处反而暗中支持,难以真正加强对其监管。在片面追求GDP增长驱动下,不少地方官员无视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必须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增速,更要看绿色“GDP”、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在加强监管方面,主管部门首先必须提高煤炭市场的准入门槛,对进入企业提出严格的资质要求和生产标准,对非法开采无证经营的矿主,除没收其非法所得外,还要予以重罚;其次,应从立法的角度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劳动法》和侵犯矿工权益的矿主坚决予以查处,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使煤炭企业的经营者逐步放弃原有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建立起规范、良性的市场规则。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性,要求政府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的一个小疏漏,都极有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近期中央政府对官员提出“限期撤资”等加强监管的举措,属于传统的政府监管范畴,其“加强”的程度终究是有限的。更何况任何监管都存在着“管制者被俘获”的可能,对单一监管模式的依赖越大,监管者一旦被黑心矿主“俘获”,监管失效的后果可能就越严重。

3 解决采矿权的负外部性,改革矿业权,实行煤炭采矿权市场化

要真正实行矿产资源资产的市场配置,杜绝政府权力寻租的可能。具体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对国有矿产资源进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将采矿权从矿业权中分离出来;二是政府职能要真正转变。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不能提着采矿权、举起拍卖槌到市场上去吆喝,而应站在市场外为市场服务。解决采矿权负外部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采矿权负外部性成本的法律内化。一是以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为基本原则修订矿产资源法;二是物权法的起草明确采矿权为完全物权,使采矿权从行政特许物权中彻底解放出来;三是制订《采矿权交易法》;四是明确相关权利的界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使劳动权的外部性内化。第一,制订保护矿工权益的特别法;第二,改事后的处置为事前的制约,实行社会保险强制提留,安全投入强制到位;第三,强化两大系统的劳动合同订立;第四,把矿山工人的社会保险单列出来,在政府方面实行特别的监督和管理。

煤炭采矿权实行市场化。只有煤矿资源永久归属公司的股东所有,且可以分割转让继承抵押拍卖赔付,经理们才有动力进行长期投资,短期行为才可以避免,矿工们也不必再担心老板在事故后逃逸。将煤矿安全监管引入市场化的专业机构,政府强制规定煤矿业主必须为矿工投保,且通过了有资格的保险公司的安全认证方可营业。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开征煤炭资源税有利于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有利于保护煤炭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但我国的煤炭资源税的征收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普遍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并提高税率和补偿费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革矿产资源税计征方式,把煤矿矿藏资源费的收取,由现在的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改作以储量为基数。这样就能够激励煤矿经营者加强安全投入,尽可能地对其所拥有的煤炭资源进行最佳的长期应用。

4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监督

工会组织可以团结劳动者的力量,作为劳资关系矛盾的产物,它是劳动者自己的组织,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己任。一些私营煤矿拒建工会,它们怕职工组织起来与自己对着干,怕建立工会增加企业成本,一些地方政府担心组建工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工会组建不重视、不支持。但工会以有组织的形式舒缓了劳资之间对立的紧张情绪,成为避免对抗的缓冲区。这就是说,在现代市场制度和民主制度下,工会可以充当一种弥合性、平衡性的社会力度,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许多矿工因为缺乏安全常识、预防观念、逃生技能,在矿难发生时不能及时逃脱。要加强对矿工工作技能、安全观念、逃生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矿工作为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迫切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需要新闻界用舆论监督的手段,来反映他们的疾苦,反映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新闻媒体独到的舆论监督作用,把一些企业的违法侵权的行为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为政府监管提供线索,揭露出被隐瞒的矿难,起到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起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桂玲.中美矿难比较分析及警示[J].当代经济,2009,(1).

[2]杨君.我国矿难频发的根源及其法理分析[J].行政论坛,2009,(3).

[3]李嘉曾.遏制煤矿矿难的根本途径[J].群言,2010,(1).

[4]李拉.如何遏制我国频发不止的矿难[J].产权导刊,2010,(3).

上一篇: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下一篇:应急调水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