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大王”周永攀等

时间:2022-07-17 02:12:04

“养鸡大王”周永攀

今年37岁的周永攀,是农二师27团4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十几年来,他从一座只有40平方米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占地232平方米的小型养鸡场。团场职工们都称他为“养鸡大王”。

1998年,不满足于现状的周永攀花了1000元钱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座孵化鸡舍。当年就孵化鸡1500只、鸭300只,纯收入4000余元。

2000年,周永攀在连队党支部、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5万余元,改建鸡舍,将原有40平方米的鸡舍扩大到232平方米,原用土炕孵化也变为2台机器孵化。每年孵化鸡5000只、鸭1000只,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2003年,他又投资2万余元,购进了3台孵化机,并实现了蛋鸡饮水自动化,减少了劳动力及劳动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周永攀投资18万元外出做生意。然而,不到3年时间,他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全部赔了进去。这时。在连队党支部、工会的帮助下,周永攀重新振作了起来。继续自己的养鸡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2008年,周永攀的纯收入达11万元。“主要是掌握了市场行情,鸡苗孵化了12万只,比往年多孵化4500只:淘汰蛋鸡2460只,比往年晚卖2个月,就多卖2个月的鸡蛋。新养的2500只新蛋鸡正好接上,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收入。”周永攀说,明年还要扩大养鸡规模,争取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王秀兰)

牛倌普鲁瓦

“今天卖的这12头育肥牛,是伊宁市一家屠宰厂拉走的,这次纯赚1.4万元。”7月27日,农四师79团牛场职工普鲁瓦一边数着钱。一边对笔者说。

79团牛场位于该团雪山沟内,除了拥有丰富的牧草资源。还有不少的作物秸秆。2008年。普鲁瓦决定发展育肥牛养殖业。在团工会的帮助下,他筹措资金10万元,建起了育肥牛养殖棚圈。为了取得最大的养殖效益,他订阅了多种有关育肥牛羊方面的报刊,并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育肥牛养殖经验。

普鲁瓦说,养牛能否挣钱,选购最关键。在买牛时。要坚持“一优、二小、三轻”的原则。一优,就是选购优良品种,他专门选购新疆褐牛等优质品种。二小,他专选1岁至1岁半的小牛犊进行育肥,因为年龄小,所以长得快。三轻,他购买的小牛犊,一般是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宽面深,体重一般在180公斤至200公斤左右。在喂养方法上,他坚持“三喂法”。一是长草短喂。他把玉米茎秆剁成3厘米至5厘米,比整节喂省饲料30%左右。二是粗草细喂。他将作物秸秆进行盐化与氨化处理,粉碎后拌精料喂牛,提高了饲草的利用率。三是少喂勤添。在给牛喂料过程中,他发现一次喂足易养成牛挑剔适口草料的毛病,使饲草造成浪费。因此,他改原来一天3次喂料为5次到6次,少喂勤添。2009年。他的育肥圈出栏肉牛40多头,纯收入8万多元。

“再过一个月,屠宰厂还要来购买十几头牛,到时候再挣2万元钱没问题。”普鲁瓦高兴地说。

(李念臣)

“桃状元”康学福

“俺老康种的白凤桃个大味美、好吃不贵,想吃自己到园子里摘!”7月22日。农五师89团8连职工康学福热情地招呼着从车上下来的客人。

“老康种的白凤桃、玉兰甜瓜、无籽西瓜,在农五师沙塔公路沿线百余公里很有名。”经常路过这儿的一位驾驶员对笔者说。

康学福外号“赛诸葛”,今年50岁。几年前,他回河南老家探亲,巧遇一位亲戚从山东烟台引进白凤桃等果树苗。康学福细细一算,一亩地种300棵白凤桃树,等到盛果期,一亩地可获利近1万元。好说歹说,康学福的亲戚才让给他1000余棵桃子、李子、苹果等树苗。

果树苗刚栽的几年,康学福在果园试种了玉兰甜瓜、无籽西瓜。夏天,他将瓜果运到团农贸市场销售,一天能卖一二百元。一年下来,仅种瓜康学福就收入了8000元。近几年,许多想吃白凤桃、玉兰甜瓜的人,干脆开着车到康学福的果园里采摘、品尝。

卖完桃、瓜,康学福会在果园里种上大白菜,这让他又挣了一笔钱。康学福的种植模式让连里的不少职工羡慕。一些职工特意到他家取经,康学福总是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大伙儿。

为使自家种植的桃子与众不同,康学福改变管理方式:深施鸡粪、小水微灌、用蜜蜂授粉,使桃子的口感更佳。今年。康学福的鲜桃每公斤卖到6元仍很抢手。每逢节假日,他的果园地头总是停满了汽车。

如今,康学福的名气传遍了沙塔公路沿线,成了当地的“桃状元”。

(段战启 徐佳金)

上一篇:新型工业化问计 下一篇:“男婆婆”时振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