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疗效

时间:2022-07-17 01:30:33

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患者3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1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对比皆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扬长避短,减少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加减六味地黄丸;肝肾阴虚型高血压;不良反应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耳聋、胸痛、胸闷、腰膝酸软、口干、头晕目眩等,其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淤血”、“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过程[1],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患者3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所制订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男有20例,女有18例,年龄在42-68岁,中位年龄为52.3±1.3年,病程在1-5.5年。入院时检测血压,平均坐位收缩压(SeSBP)≥180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范围为96-115mmHg,按照高血压临床分期分为I期12例,II期18例,III期8例。皆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心肝肾器官衰竭等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1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浙江温岭制药厂生产)治疗,首次使用剂量为30mg/d,1天3次,持续使用1-2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方剂为:丹参20g、栀子12g、柴胡12g、泽泻12g、茯苓15g、牡丹皮15g、山茱萸10g、山药12g、熟地黄12g、炒枣仁15g,1天1剂,连续服用14剂为1个疗程,直至血压降至140/90mmHg,改为知柏地黄丸巩固性治疗,1次1丸,1天3次。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血压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期间的数据比较采取t检验,χ±s作为计量单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通过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统计学处理,期间的数据比较采取X2检验,%作为计量单位,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对比皆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统计发现,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对比皆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显示前者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为理想。中医角度认为肝肾阴虚,痰瘀上犯,肝阳上亢,水不涵木,就会并发头晕症状;灼伤津液,心肝火旺,就会合并口干;因痰浊阻在心胸,导致心脉失养,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就会合并胸痛、胸闷症状;而膝属于筋之府,腰属于肾之府,肾主骨生髓,因肾阴不足,就会发生骨髓不充,从而继发腰膝酸软症状;另肾开窍于耳,因精不上承,肾阴不足,或者是虚热上扰清窍,心肝火旺,就会合并耳鸣耳聋症状。本文中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其中的丹参,茯苓具有活血通脉补气的作用,栀子,柴胡,泽泻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利尿的作用,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具有固精,益气的作用,牡丹皮,炒枣仁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对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还具有降血压散瘀的作用;在使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汤剂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的同时又能够起到滋养肝肾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固精益气的作用[3]。

综上所述,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扬长避短,减少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尚鹏,指导,邬左莉.加减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疗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31-632.

[2] 赵茶,丁碧云.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51-853.

[3] 范群利,刘福明.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9-862.

上一篇:小儿肠套叠的预防与护理 下一篇:浅析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