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民间医药初探

时间:2022-07-17 12:59:04

京族民间医药初探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

【关键词】:京族;医药;概述

【中图分类号】R29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41-01

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生息着一支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京族。京族现有人口约2.4万,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万尾、山心、巫头、潭吉4个自然村。在地理位置上,习惯将万尾、山心、巫头称为“京族三岛”。

京族并不是中国土著的少数民族,是以百越后裔骆越――僚为主体的民族。大约在公元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京族同时融合了印度尼西亚族的占人和孟高棉族的高棉人及少量汉人而重新组合而成的新民族群体,其在发展中受中华汉文化的影响最大,同时也含有许多占人文化、高棉人文化,所以,在民间行医用药上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相互溶合的特色。

京族三岛呈“品”字形排列,镶嵌在美丽的中越边境线上。由于地理条件与内陆的不同,生长的植物在种类、种群大小方面与内陆的生长也不大相同。京族三岛地处亚热带地区,多为平原、丘陵和海湾滩涂的地形,土壤地质大多为赤红壤和滨海盐土(砂质),造就了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古老性。据滕氏等[1]初步调查发现,京族三岛共有野生植物634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植物396种。京族人民较早就有利用草药治病的经验,特别是在对皮肤病、痢疾、痈疮肿毒等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用药经验。这其中包括小驳骨、菝葜、海金沙、三白草、岗松、番荔枝、阔叶十大功劳、九节风、马齿苋、火炭母、天竺葵、了哥王、飞扬草、叶下珠、猪屎豆、千斤拔、三叉苦、玉叶金花、茵陈蒿、地胆草、一点红、千里光、白薯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金银花、萝芙木、钩藤、巴戟天、益智仁、鸭脚木、白花丹、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吴茱萸、小叶乌药、鸡矢藤、桃金娘、野牡丹、旱莲草、朱砂根、扛板归、决明、菟丝子、女贞等草药已被京族民间广泛使用。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是,京族具有利用红树林植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在京族三岛范围内,共生存着12科16种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经调查发现,有10种红树林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而京族人民使用最多的红树林物种是老鼠勒,但其活性成份和有效部位还没有得到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京族医药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可以了解得到的,只是对疾病的粗浅认识和民间使用草药的原始简单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原本一些富有鲜明特色的滨海植物物种日渐趋向凋亡,再加上京族本土医药得不到重视,民间从事医药的乡土医生也越来越少,许多用药经验尚未得以挖掘就将面临失传的境地。这些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如果再不组织专家对京族医药进行整理与抢救的话,那在未来的十来年甚至几年内,京族医药就有可能从祖国传统医药的大家庭里消失。

京族医药是京族人民在生活劳作及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的医药体系,同样拥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京族虽然人数较少,但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京族医药为本民族的卫生与健康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应该被遗忘和漠视。虽然我们对京族医药知之不多,但可以预见,京族医药如果得到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组织医药专家对京族三岛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抢救正在消亡的京族医药,让京族医药得以生存下来的话,京族医药必将会象一朵奇葩开放于我们祖国美丽的南大门。

参考文献

[1]滕红丽,杨增艳,范航清,梅之南.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86.

(收稿日期:2009.1.7)

上一篇:试论《难经》中的针刺方法 下一篇: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