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路径研究

时间:2022-07-17 10:11:50

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路径研究

摘 要:消除贫困有利于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近几年,国家通过各项扶贫措施,使得贫困县、村日益减少,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扶贫措施后期动力不足和监管的不到位,返贫现象层出不穷,现阶段我国还有7 000万人口处在贫困阶段,如何让这部分人顺利脱贫,是制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燕山―太行山地区,是山西省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包含大同市和忻州市的八个贫困县以及河北省的22县域。鉴于此,分析制约其贫困的内、外在原因,并找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脱贫道路。

关键词:贫困;致贫原因;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14-02

一、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制约脱贫的内因分析

1.燕山―太行山地区贫困县居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发展理念滞后。解放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只要解放思想,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流。但现阶段,由于交通、通讯的不便利等原因的影响,导致贫困县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归根结底还是思想闭塞,没有超前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农村的市场是广大的市场,是试验田。如果执拗而不改变自己的思想格局,终将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的。

2.贫困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或惠农的宣传政策不到位。现阶段,贫困县的农户主要还是以老农为主,新一代农民都外出打工,由于老一代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学历,文化程度较低,政府举办的各式各样农学技术宣讲课程听不懂或过时就忘的比比皆是,对于新的生产工具使用不太熟练,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返回原来的耕作方式,导致农村资源的浪费。

3.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农村的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该地区农户主要以种粮为主,是第一产业,鲜有乡镇企业的扶持与帮扶,农户都是靠天吃饭,种地为生,第三产业基本零零散散,以货郎担、小地摊和赶集为主才能满足当地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农户自己生产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制作费用昂贵,且无人问津。

(二)制约脱贫的外因分析

1.燕山―太行山地区先天发展不足――恶劣的自然条件。其一,该地区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包括以狭窄的冲刷谷地,海拔为500~1 500米,多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平原极少,主要的贫困县集中在不开阔的谷地两侧,制约其城市和交通道路建设的发展。其二,该地区水文条件不佳,由于当地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及其缺乏,年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且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流水冲刷作用明显,水土流失严重,更是加剧了该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特征,降水不足也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受限,很多都是一作作物,影响种地农户的收入,特别是大同市阳高县和浑源县的情况尤为明显,未能进行机械化生产与对气象的预测不准确,导致部分农民欠收。其三,发达的水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问题。由于本地区多为浅水水域,且与其他水系的交汇比较少,而且水流湍急,影响其河上航道的建设。

2.燕山―太行山地区后天发展的劣势――基础设施的相对比较落后。基础设施涵盖很多方面,比较当地贫困县的交通道路建设,水电暖建设,水利以及通讯等的建设。水电暖是有力的后勤保障,是解决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带动当地的就业水平与提升发展潜力,缓解就业压力,但是政府的投资与社会资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捉襟见肘的。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始终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没有良好的水利设备作为保障条件,终究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通信设备的发展可以给民众提供一个潜在的市场,能够为农民生产提供指向标,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保障农民收支的安全系数。

3.政府对扶持对象的认定和把握不准确会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粗放式的扶贫认定方式是难以为继的,需要改变认定标准,当然,现阶段对贫困户的认定与识别也是有考量标准的。当前国家贫困户的实施标准为农民人均2 763元,但是贫困县的许多农村生活条件富裕的依然申请贫困户,造成了贫困县村域内部的贫富分化,使得真正的贫困户不能及时按期脱贫。精准地识别贫困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行精准扶贫,决定着整个扶贫工作的成败。

4.社会保障成效甚微。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救灾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其他社会保障。贫困县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也大致如此,看似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中间有着无法言喻的隐情,特别是在农村低保方面,各N关系户占据着低保的位置,使真正贫困的农户享受不到好的政策,这是其一;其二是广大贫困县农村居民的大病报销问题,手续繁杂,审核时间长,很多都是自己掏腰包垫付,导致自己的生活拮据不堪;其三是教育保障不足,由于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上学的学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教育贫困。农民以土地为生,遇到灾年荒年,收成欠佳,农村救灾保险保障不到位,会直接导致贫困现象。

二、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战略途径选择

所谓的战略途径选择,是如何实现脱贫的道路选择,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强化社会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和推广小额信贷等综合应用这五大路径将有效地解决燕山―太行山地区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一)强化社会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社会责任主要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健全贫困县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使农户老有所养,病有所治,打破现实存在的大病报销壁垒,简化报销程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和完善社区养老制度,健全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让社会资本广泛地参与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来。

(二)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智力保障

提高人口素质是脱贫的必要条件,只有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解放其思想,才能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脱贫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收入增加,还包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文化生活的不断殷实和满足,相反则是病态,不能长久。

(三)发展特色产业,奠定物质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农业方面,根据当地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而不是搞大面积同一作物种植,避开农业风险。在农产品的加工环节,要大力支持乡镇企I的发展,就业人口本地解决就业,在销售环节,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适应市场需求。在第二产业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不能不计环境后果地随意开采开挖,破坏当地环境。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农村淘宝下乡,挖掘农村广阔的市场。

(四)探索移民搬迁,创建适居环境

移民搬迁也是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和方法,这种搬迁方式必须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不能强制搬迁,发挥群众的社会参与功能,制定不同的移民搬迁政策,应做到“兵马未动,产业先行”的效果,并做好迁入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住条件,让农户搬得进去,住得安稳。当然,前提还是要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然贫困县农户回迁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五)推广小额信贷,助推农民脱贫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大势所趋,贫困县农村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当地政府要适当放开贷款条件限制,简化程序,低息贷款,减轻贫困县农户的负担。给乡镇企业提供无抵押低息贷款,县财政有能力可以一次性减免农村债务遗留问题。

三、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扶贫开发的建档立卡工作

建档立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帮扶对象,找到贫困的根源,从源头上防治贫困的发生与萌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直接打通专项扶贫到户的通道。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台县的高洪口乡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建立了严谨的档案体系,细化了立卡分类,确定帮扶到位。按照2013年的贫困标准识别出了贫困村15个,贫困户1 206户,贫困人口3 494人,并通过细化贫困根源,领导干部定点帮扶,进而帮助高洪口乡脱贫在扶贫攻坚的阶段始终走在最前端。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优势项目

首先,发展包括杏果经济林、光伏发电、小杂粮、大棚农业、中药材产业等特色产业;其次,乡村旅游业和劳务输出。如阳高县以设施蔬菜、生态养殖、杏果经济林、休闲康养产业等为主导扶贫产业;天镇县发展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蔬菜大棚农业以及“天镇保姆”特色品牌等城市就业式精准扶贫;广灵县发挥剪纸、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功能。

(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升燕山―太行山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是居民异地搬迁和脱贫致富的保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现阶段,贫困农户的“市民化”不只是要身份的转变,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享受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好处与福利。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健全,政府大力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养老中心、文娱场所、通信设备等的建设和发展,注重道路建设,各个村落之间的互动与发展。完善贫困县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生病不再造成居民返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为民所想,完善基层民主,加强社会参与和民间资本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巍.中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 徐勇.反贫困在行动:中国农村扶贫调查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罗伯特・考特.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困做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高云虹.对贫困线测算中马丁法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4).

[5] 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9,(4).

[6] 习明明,郭熙保.贫困陷阱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3).

上一篇:浅析互联网时代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下一篇:新区域主义视域下关―天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