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幽默中的预设投射问题

时间:2022-07-17 09:04:42

论幽默中的预设投射问题

【摘 要】预设的投射问题指的是复合句的预设与其成分小句的预设的关系问题,近年来,该问题已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此问题可通过它的两大特征得到较好的解释。本文以赵氏小品中的幽默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使读者能进一步了解预设的投射问题。

【关键词】预设投射 幽默 赵氏小品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54-02

一 前言

1971年,Langendoen和Savin 在他们的合著《预设的投射问题》中首次提出了预设的投射问题,该问题曾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学者们广泛而系统的研究。预设的投射问题指的是复合句的预设与其成分小句预设的关系问题,即成分小句的预设能否传递至复合句并成为其预设。此问题可通过它的两大特征得到较好的解释:继承性和可取消性。

二 继承性

继承性指的是成分小句的预设被保留、投射并成为复合句的预设。通常,预设由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引起,预设触发语可分为两类:语义触发语和句法触发语。语义触发语一般包括一些叙实动词和及物动词,如regret,know,realize,be sorry等,举例如下:

例1:(1)He regretted buying a piracy book. (2)He realized that he had bought a piracy book.(3)He knew that he had bought a piracy book.(4)He bought a piracy book.

(1)中叙实动词regret意为“(做过某事而)后悔”,那么就预设了“已做过某事”之意,也就是(1)预设了(4)之意。以此类推,(2)和(3)都可预设(4),因此,这些预设都得到了继承。现就幽默中的此现象进行分析。下文出现的幽默实例均选自赵氏小品。

《钟点工》中有这样一句:“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叙实动词“认识”可预设出“(认识)某人或某事”。预设能否得到继承呢?根据背景语境,存在一个听话人,即你。因此,预设被继承。《昨天、今天、明天》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白云,黑土向你道歉,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叙实动词“道歉”预设了“某人有错”。结合语境可知,说话人想表达“我太可怜以至于之前没有带你四处游玩,因此感到歉意”之意,因此预设也得到了继承。

通常情况下,句法触发语包括一些比较句、重读句、疑问句、违实条件句、时间状语从句等。现用几例来解释:

例2:(1)What he said made me upset. (2)Something made me upset.

例3:(1)If John were not that fat,he could wear that cool jeans.(2)John is very fat.

例4:(1)As twins,Lily is a more excellent dancer compared with Lucy.(2)Lucy is a dancer.

这三个句子的(2)均为(1)的预设,因此可以总结为,这些预设都是由一些句型结构触发的。下面对幽默中的此现象进行分析。

《卖拐》中有一句台词:“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此句中的疑问结构“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预设了“存在着差距”。从背景语境可知,这对夫妇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差距。因此,成分小句的预设得到了继承。

又如:“今天在十分钟之内我要不把他摆平,我就没法跟你俩当祖师爷了”,此句可等同于一个违实条件句,“十分钟之内我要不把他摆平”预设了“十分钟之内要把他摆平”,根据背景知识,说话人的确想在十分钟之内摆平对方。因此,预设也得到了继承。

三 可取消性

可取消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成分小句的预设被取消、不能投射并成为整个复合句的预设。通常以下面三种情形表现出来:

第一,否定情况。如:

例5:(1)David didn’t regret he got a zero mark in exam. In fact he didn’t take the exam.(2)David got a zero mark in exam.

预设触发语“regret”是叙实动词,所以(1)的前半句可预设(2)。然而,由于(1)的后半句公然表达了“David didn’t take the exam in fact”之意,因此,预设(2)被取消了。

看赵氏小品中一例:“我没有师傅,我的师傅就是生活。”很明显,后半句预设了“我有师傅”。读完整句后,这个预设由于前半句的公然否定而被取消了。

第二,后接条件句情况。如:

例6:(1)David stops smoking,if he once smoked.(2)David smoked before.

(1)中预设触发语“stop”预设了(2)之意。但后跟了一个条件句后,前半句也就相应表达了一种假设之意,因此,(2)也就不再是(1)的预设,即预设被取消了。

第三,命题态度词,通常表达说话人的个人态度。如believe,think,dream等,请看下例:

例7:(1)He dreamed that one day he could be an astronaut.(2)There exist astronauts in the world.

此例中,(2)就不再是(1)的预设了,因为“dream”

引出的内容仅是一种假设的情形,即并非基于事实基础之上的情形。当然,在命题态度词中也存在一些特例,如:

例8:(1)I think John told lies.(2)I think John told lies again.(3)John told lies before.

此例中,尽管(1)和(2)都包含了命题态度词“think”,但情况则不同。(3)不是(1)句的预设,但由于预设触发语“again”,却可以是(2)的预设。由例7和例8两例可得:一些本属于预设取消性的情况却变成了相反的情况,即由于一些其他结构(如一些预设触发语)的嵌入,预设得到了继承。

四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赵氏小品中幽默实例的相应分析,对于预设的投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得更为透彻。围绕这一问题,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如卡丘南的PHF理论、福克聂的心理空间理论,试图找到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方法,有兴趣的读者可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angendoen, D. T. and H. Savin. 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A]. New York: Holt,1971

[2]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关于n和n+1的最大素因子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