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7-17 04:18:3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在传统会计理论观念里,存在财务会计对外,而管理会计对内的思想,但是伴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文章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融合的基础上,探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信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64

1引言

根据会计学科的发展历史,企业财务会计的模式一直是对外财务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对内依靠管理会计实现财务管理,此种会计管理模式已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多年,并且发挥了应有的效果,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固有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冲击,此时,企业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就提高了,对于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企业需要探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现阶段,企业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已经成为会计管理的必然趋势,通过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能够打破企业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而发挥会计管理的高效性和灵活性特征。

2企业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的基础

21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要求一致

会计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会计作为发挥管理职能的工具,同时会计当中也含有管理职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管理会计为内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而财务会计通过报表的形式向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但是,从会计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有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也可以成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因此,综上阐述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学科,虽然两种会计模式的使用者不同,但是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相似,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相同。

2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

简单地说,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内容,会计对象具体是指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经营活动所体现的资金运动。从对传统会计对象的理解中,可以发现过去的会计管理重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等物质成本,而缺乏对影响企业资金活动的人及其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实质上,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都是按照价值信息为参照,其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产生的结果转变成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而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服务,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

伴随着会计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充,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由财务资本为中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方向转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充范围,其包含的范围不仅包括物质的资金运动过程,还包括体现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联的产权流。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固有研究对象和扩展研究对象是总体一致的,都是以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为主线,以信息运动为依据,体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

根据传统的财务观念,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服务,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现状,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价值。但是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固有的财务观念已经过时,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在发展变化,其关注的重点转向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管理创新。其中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不能从财务会计工作中获取相关信息,由此可见,企业的管理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有用的和相关的信息。根据2014年的财政部颁发的管理会计建设相关文件内容,管理会计应当能够发挥法人所有权的管理职能,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保护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权和分配权;同时财务会计应当能够为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促进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都是保护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31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

在学科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属于不同的会计学科,因此,其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内容和运算特点。正是由于两者之间会计工作内容的差别,才有可能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机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特征和互补特征为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当中,应当坚持各自的独特优势,互相沟通和交流财务信息,巩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互补关系,探索最优的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运营模式。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特征不同,比如财务会计主要是以货币假设为基础,主要反映货币形式的财务信息或财务报告。而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综合多种因素和信息,其中不仅包括货币形式,也包括质量形式、速度因素、时间因素等信息,进而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或决策支持。因此从两者之间工作内容的差异之中可以得出,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果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参考资料和工作依据,而良好的管理会计工作能够改善企业不良的财务状况,进而避免财务舞弊或虚增利润等违法现象。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互补性为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2014年我国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工作围绕着经济工作的大局,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会计标准体系也基本建成并有效运作,会计人才队伍也不断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迫切要求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基于我国目前客观上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为辅的现实状况,通过两者的融合,来逐步加大管理会计的效果也是更有现实意义的。

32两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具有可行性

最近几年,会计理论的发展获得了较大成果,其也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不同特征的会计模式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首先,在现金流动会计理论模式下,财务报告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价值信息,这有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的业绩评价等联系起来,实现较高的经营效益,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其次,价值增值会计理念中,财务会计的利润最大化和管理会计中的企业价值提升的相似性,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的最终目标和研究对象趋向一致,促进新式会计系统中的信息交流与方法共享,进一步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再次,资本成本会计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执行相同的成本控制理念,拓展了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提升空间。为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贯通的统一会计体系夯实了良好基础。

最后,会计理论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为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提供了基础,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融合提供了共享平台。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新技术和计算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为了实现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必须鼓足勇气打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固有界限,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走向融合。

33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两者融合提供了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已经足够成熟,由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的信息共享平台已经逐渐成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融合的必然基础工具。比如,会计原始数据的保存可以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的系统软件有助于提高会计数据管理的效率,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的使用提供较大的便利。同时,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也为数据的传递提供了较大优势,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特征。同时,财务会计的即时性发展趋势也为管理会计的即时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工商银行的某支行正在使用的综合性会计管理系统,其融合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实现了实时管理、在线管理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这个开放的会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工商银行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相关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同时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由此可见,现有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足够优势和条件,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存在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同时降低了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本。

4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会计体系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企业会计体系完善的发展方向。在新阶段,我们应当逐渐探索增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的方式和措施,促进会计体系职能的发挥。根据文章的研究探讨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存在理论基础,并且从两者之间的互补性、理论基础的相似性以及当今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等方面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融合存在可行性条件,这些现存条件和优势已经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构建科学和完善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融合体系已经成为企业会计制度发展的方向,进而促进会计管理系统的职能更好的发挥和实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志斌,郑滔,李绍华资本折旧政策对投资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基础工业行业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

[2]杨洪,刘佳新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业,2013(36).

[3]刘正阳,刘正航浅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J].财务与会计,2014(12).

上一篇:对过度营销危害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谈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具专业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