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老年病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7 02:39:42

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老年病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184-02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40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顺序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静脉泵入丙泊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舒芬太尼组关腹膜时静注0.5μg/kg。静注舒芬太尼时、关闭异氟醚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15min内每5min记录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拔管后15min分别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苏醒时间(从关闭异氟醚到拔管的时间)及观察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结果: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P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麻醉;舒芬太尼;心血管反应;拔管期;老年人

全麻病人气管导管拔管期可出现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较为脆弱,为了防止发生心血管意外,确保患者的安全,常需给予抑制拔管期反应的药物。本研究在拔管前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其对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0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无呼吸循环及内分泌异常,年龄>60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长短及输液量均近似(见表1)。

1.2 麻醉方法:麻醉前用药为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东莨菪碱0.3mg。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药为咪唑安定2m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5mg/kg、丙泊酚2mg/kg。术中吸入1%~2%异氟醚,静脉持续推注丙泊酚1~3mg/(kg・h),间断推注维库溴铵,每次2.0mg维持麻醉。舒芬太尼组关腹膜时静注舒芬太尼0.5μg/kg。两组均在缝皮前停止麻醉用药,有自主呼吸后静注新斯的明0.02mg/kg和阿托品0.01mg/kg拮抗肌松药作用。

1.3 监测:于静注舒芬太尼时、关闭异氟醚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15min内每5min记录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在拔管后15min分别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苏醒时间(从关闭异氟醚到拔管的时间)及观察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在缝合腹膜时及关闭异氟醚时血压、心率两组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P

3 讨论

全麻后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可发生明显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如麻醉减浅、疼痛、吸痰、咳嗽和导管的刺激有关。而拔管操作对气道的刺激更强烈,更可加剧心血管反应,甚至出现心衰、肺水肿等意外。因此应抑制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由于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保证围拔管期病人的安全。以往研究多在拔管期应用负性心血管系统药物如艾司洛尔、乌拉地尔、可乐定等,可以减轻血压、心率的过度变化[1~3]。但这类药的药效单一,其机制是通过外周途径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并不能抑制因疼痛刺激、气道刺激引起的呼吸加快、躁动等其他拔管期反应。因此,这类药物的作用不完善。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它是选择性的μ受体拮抗药,是目前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舒芬太尼易通过血脑屏障,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而呼吸抑制作用较小,并具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4~6]。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10min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P

在拔管期使用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可以更全面地减少拔管期病人的不良反应,且不延长清醒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文清泉,岳剑虹,米卫东等.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6):374~375.

[2] 石碧明,任永功.乌拉地尔及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5):275~276.

[3] 孙强,崔建修,李真等.艾司洛尔在预防全麻气管插管致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7):832~833.

[4] Ahonen J,Olkkola KT,Hynynen M,et parison of alfentanil,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with propofol in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Br J Anaesth,2000,85:533~540.

[5] Thomson IR,Harding G,Hudson RJ.A comparison of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in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 surgery.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0,14(6):652~656.

[6] Buyukkocak U,Ozcan S,Daphan C,et al.A comparison of four intravenous sedation rechniques and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in sinonasal surgery.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3,31:164~171.

[收稿 2009-01-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白假丝酵母菌在部分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下一篇:全程陪护分娩的服务模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