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南湾子银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探讨

时间:2022-07-17 02:28:00

内蒙古南湾子银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南湾子地区发现的银金矿床的地质资料,对银金矿的分布范围、地质特征进行总结。

[关键词]勘查地质 特征 矿床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1-1

1勘查区地质概述

工作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早二叠系额里图组(P1e),为一套暗灰色安山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安山岩及沉凝灰碎屑岩等。

本区二叠纪沉凝灰碎屑发育,按岩性划分为三个岩性段。至上而下为:

(1)黄褐色沉凝灰岩(P1e3):凝灰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安山岩岩屑和矿物晶屑组成。

(2)浅黄褐色沉凝灰细砂岩夹淡青色凝灰质页岩(P1e2):

沉凝灰细砂岩:浅黄褐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岩屑及矿物晶屑。

凝灰质页岩:淡青色~浅黄褐色,凝灰泥质结构,叶片状构造,页理发育。主要成分为凝灰质、钙质。与沉凝灰细砂岩为夹层关系,局部互层。

(3)黑灰色沉凝灰角砾岩、含角砾凝灰岩(P1e1):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为安山岩,棱角状,大小不等最大有7cm,含量及分布不匀。

2矿体特征

2.1南湾子Ⅰ银、金矿(化)带

Ⅰ银、金矿带为含铁锰石英脉,总体走向北西285°~300°,倾向以北东为主,倾角62°-67°,沿走向、倾向呈舒缓波状展布。矿石呈深灰-灰黑色,铁锰染普遍发育,石英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分布其中,矿脉与围岩界线清楚,延长约150m。两侧蚀变破碎带宽约几十米,并伴有多条呈细脉状分布的氧化矿体,近于平行排列。围岩为流纹岩,岩石破碎,硅化强烈,褐铁矿染普遍,局部高岭土化。次一级小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可见到构造角砾岩及糜棱岩化。

矿体产于铁锰质石英脉中,围岩为流纹岩。由2条金矿脉和4条银矿脉组成,矿脉最宽4.8m,最窄约1m。最长180m,最短53m。

矿体0勘探线:

总体宽度为12.0m,中间由蚀变破碎带组成的夹石,夹石北侧矿脉宽3.40m,夹石南侧矿脉宽2.40m;深部由ZKO1控制,总体倾向北北东,倾角65°左右。

在ZK01钻孔上采集9个样品,化学分析结果银最高品位54.68×10-6,金最高品位1.49×10-6。

矿体2勘探线:

总体宽度为11.30m,中间由蚀变破碎带组成的夹石,夹石北侧矿脉宽5.30m,夹石南侧矿脉宽3.50m;在TC02号探槽上采集21个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可看出银的含量在4.99~363.96×10-6,平均为114.734×10-6;金的含量在0.21~2.51×10-6,平均为1.30×10-6。

2.2南湾子Ⅱ构造破碎矿化带

由Ⅱ号异常上含铁锰石英脉及氧化矿体组成,通过山地工程揭露发现。破碎带宽度0.80~1.10m,产状分别为:35°∠47°和315°∠71°;主要为灰黑色铁锰化普遍、少量呈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化,石英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分布其中,岩石较破碎,硅化强烈,褐铁矿化普遍,节理裂隙发育。中部围岩为凝灰质砂岩夹页岩,岩石较破碎。

3矿石质量

3.1矿石的结构、构造

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勘查开发院岩矿鉴定矿石为含铁锰脉石英。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该岩石为热液沿裂隙充填的产物。

3.2矿石的化学成分

从分析结果统计看出:Ⅰ号金、银矿体硅化较强并含有大量氧化物、硫化物。有益组分含量低,且不均匀。主要共生矿产为金、银,伴生有益组分有铜、铅、锌、钼等,含量低微。锰含量相对较高,矿石表面有明显的锰矿化,呈黑灰色。由于近地表风化作用较强,氧化物大部分为胶状依附在石英岩洞隙中,呈碎块状。

3.3矿石的矿物成分

(1)矿石的金属矿物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软锰矿、硬锰矿及黝铜矿。

软锰矿:肾状、放射状结构,以集合体不均匀嵌布脉石中,局部呈粉末状分布,交代硬锰矿,含量大于10%。

硬锰矿:柱粒状及放射状结构,以集合体呈细脉状分布,被软锰矿交代呈残余状,含量大于5%。

银、金矿物分布不均匀,在薄片中没有被观察到。

(2)矿石的脉石矿物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

石英:变余隐晶质结构,粒度大小不等。呈不规则状及马牙状微粒集合体,含量80%左右。

方解石:他形粒状,0.05~0.5mm,含量5%左右。

含铁锰脉石英。

4矿床成因

该矿床工业类型属脉状银矿,成因类型初步认为是中低温热液蚀变型矿床。

矿体主要产在铁锰质石英脉中。石英脉形成后,后期含矿热液(携带铁锰质)沿石英脉岩的构造薄弱地段侵入,热液变质作用将脉体改造为土灰色,银、金富集成矿。

5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工作了解,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破碎带并伴有强烈蚀变,是最好的找矿标志。

(2)岩浆岩标志:岩浆岩体(特别是斑岩体)的接触部位也应重视。

(3)岩性标志:黑灰色含铁锰质石英脉是该地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4)蚀变标志:本区矿化带蚀变种类较少,主要有如下几种:

硅化:硅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浑圆状不规则粒状石英,粒径3―4mm,并有裂纹,认为是构造活动时造成的;另一种充填在裂隙或蜂窝状孔洞中,呈六方拄状锥形的石英小晶体(晶簇),它是后期低温热液沿着裂隙充填而成,常伴有多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和富集,Au、Ag的含量也相对增高。

黄铁矿化:呈细粒星点浸染状和呈立方体状二种方式充填裂隙中。

褐铁矿化:为不规则的星散状和网格状(蜂窝状),它们是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经氧化和分解形成。凡是褐铁矿发育地段,Au、Ag的含量亦相对增高。

6结束语

中低温热液蚀变型脉状矿床的成矿条件是复杂的,通过对该区的工作,笔者认为,岩性(地层)和含有益组分是岩浆―热液成矿的主要条件,而构造条件是第二性的。一般在多次构造运动迭加地域或者两组构造的交汇处,有利于成矿。

有关寻找和评价此类矿床,应注重区域性矿床物质补偿关系、补给矿源的含量丰度、大地构造位置、控矿条件分析、矿质迁移程度及方向、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综合研究来确定。

上一篇: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探讨 下一篇:浅谈滑坡勘查过程中滑动面(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