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7-17 01:10:08

关于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摘 要: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强化领导、科学布局、完善政策、依靠科技、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营销市场,产业效益显著提升,综合发展效益明显。借鉴平凉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抓落实,林果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

关键词:平凉;林果产业;调查;思考

平凉市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辖一区六县,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万人,总耕地面积37.2万hm2。境内海拔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得天独厚生态条件。

1 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建设形成规模 至2011年底,平凉市林果面积达到12.2万hm2,其中苹果10.5万hm2。建成万亩乡镇56个、千亩村459个,分别占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55%、30%,农民人均林果面积613m2。培育了一批整乡整村推进、一业突破、产业效益显著的林果乡镇和林果专业村。

1.2 标准化管理普遍推广 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万hm2、中国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基地335.6hm2、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示范基地260hm2、出口创汇基地5000hm2、绿色食品9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园1个、省级示范园12个,建成万元果园4667hm2、优质丰产果园2.33万hm2,优质果品率提高到64%。

1.3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市县乡科技服务网络,成立了市级果树专家组,组建果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176个,建成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平凉综合试验站、市级果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平凉金果信息服务平台和3个果品电子交易市场。拥有林果业专业技术人员600多人,农民技术员1.2万人,注册果品营销经纪人1409名。

1.4 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2011年,全市果品总产量90.7万t,总产值21.6亿元,出口创汇1250万美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果业收入超过27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1400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林果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

2 林果产业带动农村综合发展效益明显

平凉市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产生了多方面的显著效应。

2.1 推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 把经营工业的思想理念用于发展林果产业上,通过组建林果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建设、包装加工、仓储营销、农资采供等产销协会,把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产业布局零乱、经营管理粗放转变为统一规划布局、规模连片栽植、精细化科学管理,形成了种苗繁育、综合管理、贮藏保鲜、加工增值、市场营销紧密衔接,分工明确、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2 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挂果园面积6.02万hm2,其中苹果4.53万hm2,667m2产值最低1200元,最高的4万多元,相当于小麦产值的2~60倍。

2.3 推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林果产业纯收入78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1%。静宁县农民人均林果收入2350元,占总收入2682.39元的87.6%,有14.5万人依靠林果产业脱贫,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2.4 推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林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劳务、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35万人常年从事林果业生产管理,有的县由劳务输出大县转变为季节性输入大县。

2.5 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全市林果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2.6%。由于种粮面积压缩,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数量下降,减轻了对土壤、水体的破坏和影响,果树面积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 发展林果产业的主要做法

3.1 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考核 平凉市把林果产业作为覆盖全市的大产业和大项目,把林果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由组织人事部门定期考核,兑现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配班子、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为林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2 科学规划布局,精心组织实施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市林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确定西部葫芦河流域、东部泾河流域和南部阴湿山区为全市林果产业优势开发区,把适宜发展林果产业的85个乡镇作为主攻重点,坚持规模发展、整体推进。以年均1.3万hm2的速度扩张递增,使林果产业由川塬区向山台区延伸,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拓展。

3.3 健全完善政策,加强服务扶持 平凉市把林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扶持、分别实施的原则,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整合部分林业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利工程等项目资金用于林果产业发展。对农户苗木购置实行定额补助,对龙头加工企业优先给予贷款,享受财政贴息政策。形成了财政引导、银行扶持、社会融资、群众投入、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大幅度增加林果产业投入的新机制。

3.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认真制定实施了《“平凉金苹果”地方标准》、《绿色苹果生产技术规程》、《GAP基地认证标准》等11个方面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推广“种苗繁育、树型优化、测土配方、均衡施肥、抗旱保苗、综合防控、单果管理、贮藏保鲜、果品加工”等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林果重点村每户都有1名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指导者。与中国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上一篇:概述南方特种果树爱玉子 下一篇:浅析红叶石楠在青岛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