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与生母争要孩子抚养权

时间:2022-07-17 01:08:09

商丘市的张女士与王先生经人介绍认识,并于2002年登记结婚。张女士和王先生两人均系再婚,张女士结婚前带有一个小孩胡某(1999年6月生)。双方结婚以后感情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不断发生家庭矛盾,张女士于2006年3月独自离家出走,双方一直分居至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王先生对张女士带来的孩子胡某非常疼爱,而且双方婚后也没有生育子女。2008年9月,张女士作为原告要求与王先生离婚,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以及要求其亲生子胡某由其抚养。被告王先生同意离婚,但他认为自己已经同孩子胡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孩子由谁抚养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胡某表示愿意与王先生共同生活,王先生也愿意继续抚养胡某。张女士则认为胡某是自己的亲生子,应该由自己抚养,王先生无权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双方由此发生争议。

律师观点:本案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再婚夫妻离婚后,对于非婚生的继子女是否具有抚养权的问题。关于非婚生子女与继子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在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子女与亲生子女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再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的继子女的抚养权问题,法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规定:“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母或继父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由生父母抚养。”我们认为这一规定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在有些情况下要根据具体的情形进行区别对待,如本案中的这种情况。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同于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继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上应当慎重考虑,既不能一概否定继父母对继子女的继续抚养权,也不能以生父母对生子女的权利等同看待。前者是基于继父(母)与生母(父)之间的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姻亲关系,是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一种附属关系,一般情况下这种关系会随着婚姻关系的终结而终结;而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是基于出生而形成的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天然存在的,独立于生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因生父母婚姻关系的终结而结束。再婚夫妻离婚时,继子女以随生父(母)共同生活为原则,但也不能绝对排除继父(母)的抚养权。继父(母)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继子女的抚养权,这些条件主要有:对于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未成年子女,首先要得到其本人的同意;其次,继父(母)有继续抚养继子女的意愿并有抚养教育的能力;第三,由继父(母)继续抚养对于继子女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或者说,其生父(母)的客观条件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成长。对于继子女的抚养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可以综合以上条件,来具体分析抚养权的归属。

在本案中,王先生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的话,是可以获得继子胡某的抚养权的。

上一篇:“小产权房” 买卖该当心 下一篇:功能障碍患者如何解决生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