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中放飞孩子的心灵

时间:2022-07-17 12:55:4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自控力弱,易被外界新奇事物的刺激所影响,他们常常凭借自己的喜好来接受信息、捕获知识,对他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关注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把阅读作为一件乐事。

一、焕发教材魅力,让阅读充满情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可谓博采众长,富有新意。她不仅注意从我国丰富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而且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吸纳了当代最新的文化资源;不仅图文并茂、充满童趣,而且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本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变静态的画面为动态的情境。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我叫“神舟号”》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非儿歌性课文。这是一篇以“飞船弟弟”与“嫦娥姐姐”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用拟人化手法来写的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短文。受课文中“月宫”里的“嫦娥姐姐”与“神舟号”飞船“对话”的背景图的启示,教师不仅通过在墙壁上、窗户上张贴学生描绘的或手工制作的飞船、火箭、月亮、星星等来营造学习氛围,而且运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了“飞船弟弟”飞入太空,绕月飞行,飞进“月宫”,飞向“嫦娥姐姐”的动态的、充满情趣的太空对话的场境,鼓动学生扮演角色练习朗读,并让他们自主选择扮演谁。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有声有色地练习朗读,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嫦娥姐姐”或“飞船弟弟”,并自觉地把他们的情感与文中角色的情感融为一体,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在其中悄然成长着。

2.化书面的语言文字为快乐的学习活动。低年级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喜欢边玩边学习。老师顺应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将教材所提供的书面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游戏活动有机整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教学《春笋》一课,当学生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之时,老师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你是春笋娃娃,你会怎样破土而出?”并鼓励学生都来当一回春笋,一边背诵课文,一边模拟春笋破土而出,节节向上地“生长”。小朋友们先蹲着做“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动作,接着“冒出地面(桌面)”,“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大家从蹲着到坐着,再到站立,再到双脚踮起……读书读到情浓时,体态语言抒胸臆,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内心体验倾吐了出来。像这样的阅读活动,孩子们真是乐此不疲,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关注情绪体验,让阅读充满乐趣

情绪心理学指出:“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知觉或意识,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成分。情绪的产生与认知的发生同出一源,都根植于生命体的内在需要在自我满足水平上的表现。”“意识在人类身上的发生、发展,以及与认知系统的整合,都是情绪的功能。情绪在发生上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并构成学生学习的最初制约因素。”“现实给予儿童的知觉信息,都要受情绪感受的折射,才能使儿童进入认识和理解的境地。”要使学生喜爱阅读,把阅读当作一件乐事、一种享受,就必须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体验。

1.感受语言的优美。《小池塘》写的是春天到来之际,小池塘的明丽景象。课文语言精美,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课文营造的意境更是美不胜收,令人神往。教学中,老师请学生先说说自己曾经看到的小池塘是什么样儿的,接着出示课文中的小池塘的彩色画面,学生一边聆听课文录音,一边观赏到水平如镜的小池塘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黄瓦白墙;水上,莲花朵朵,小鸭成群,水下,鱼虾嬉戏,相映成趣……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课文中的小池塘真美。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进行品析,并启发学生自主选择课文中最能表现小池塘美丽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受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丰富优美。这样,铭刻在学生头脑中的就不只是美丽的画面,还有精美的语言文字和美好的情感。

2.享受成长的快乐。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榛于完美。”可以说,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个将知识吸纳、整合、内化、再倾吐的过程,都是一次艰辛的探究与创造活动。要让这种“艰辛”转化为“快乐”,就必须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

学习造打比方的句子,有学生说:“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不少学生哄笑起来,那个孩子很难堪地坐了下去。老师及时扭转局面:“棉花糖白白的,又轻又软,真的很像云朵!你想得真好!”老师的夸奖,使那个孩子眼睛重新亮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又举手发言,造出了“弯弯的月牙像一根黄黄的香蕉”这些既有生活经验的发掘,更有创造思维之光的好句子,小伙伴们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时,学生才会喜爱阅读。只有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充满乐趣的、富有创意的阅读学习活动,学生才能把阅读当作一件乐事,阅读也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上一篇: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