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6 09:49:31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实证研究

[摘要] 2007年12月,国家为了落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中部崛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湖北省黄冈市中小企业为例,对其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湖北黄冈市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实证研究

一、黄冈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简介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京九铁路中段,与武汉市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纽带和桥梁,现有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30万人。黄冈市是一个革命老区,至今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2006年其人均GDP不足1万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7000元。根据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部、统计局在2003年1月联合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相关标准,截止2006年12月,黄冈市中小企业总共有118136户,从业人员近100万人,中小企业已成为黄冈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日益国际化、市场化,黄冈市中小企业的理财环境日趋复杂化、多变化,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与日俱增,其中小企业除了具有中小企业的一般特征外,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黄冈市中小企业还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不强。黄冈市中小企业大多以资源为导向,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较为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技术设备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名牌产品很少,企业竞争实力不强,难以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冲击。例如自2006年以来由于能源等主要工业原料(燃料)材料、运输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国家货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使许多本来底子就很薄的黄冈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很多中小企业因此而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亏损。

2.资金和部分要素严重紧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黄冈市社会资金不充裕,资金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企业发展缺少自有资金,内源融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本地金融市场欠发达、社会信用担保机构不完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多种融资模式等原因导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于向金融机构融资,如当地某一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占其负债总额的56.95%。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许多市场十分看好的重点中小企业,因此失去大量的订单,延缓了项目建设进程,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扩张效应。另外由于地方经济相对滞后,造成大量技术工人外流,部分行业、尤其是纺织行业的劳动用工十分紧张,许多企业设备闲置,很难实现全员全台开工。同时,企业创办或扩展规模所需土地,不仅难以征到,而且手续复杂、费用偏高,也成为当前制约黄冈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大门槛。

二、黄冈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据调查发现导致黄冈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诸多,既有企业外部宏观影响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微观原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经济欠发达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黄冈市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及建立了相关的信用担保体系,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中小企业众多,因此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黄冈市的金融机构考虑到风险及成本等因素,普遍实行“系统大户”战略,只注重对大企业、大客户和垄断行业的争夺,贷大不贷小,新增贷款绝大部分都投向了电信、电力、烟草、石油、公路等部门和少数骨干企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忽视甚至放弃对一般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许多中小企业外源融资非常困难,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时甚至导致企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

2.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首先,黄冈市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超过500万人民币,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这些企业很难在现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规模优势来获得可观的利润,在没有充分利润的保证下,加之外源融资又比较困难,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比较大。其次,黄冈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原因,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实行的是“点模式”的发展策略,很少多元化经营,这样就使其经营风险相对集中。正是由于黄冈市的中小企业受到经营模式及资金的制约,其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非常差,正如前述特征中描述的一旦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引发其财务风险。

3.管理不规范、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频率较高。首先,黄冈市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仍为“家族企业”,“家长式管理”, 独断式的家长作风常常会使一些财务决策成为致命性的失误,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其次,由于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责任权利划分不清,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由此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另外,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风险意识淡薄,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仅凭主观臆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黄冈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降低了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黄冈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黄冈市只有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或减少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以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1.加快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经济欠发达,黄冈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首当其冲表现为融资风险,一是融通资金的渠道少,二是可供融通资金的数量少,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而要减少这种风险的发生,笔者认为黄冈市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还应出台相应政策多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黄冈市金融机构应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选择一些产权清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支持对象,创新贷款发放方式,等等。中小企业若能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就能有效规避和减少其财务风险的发生。

2.强化科学管理,理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关键要看管理是否适应现代化的竞争需要。若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提高,那么财务风险自然就会降低了。若管理跟不上,仅仅依赖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很难摆脱被市场淘汰的厄运的。为此,黄冈市中小企业应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中小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

3.建立健全财务体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黄冈市中小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很多企业还不成熟,财务管理非常薄弱,因此,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应完善财务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系统,使其为管理者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准确、真实的,否则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产生,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其次是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如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在投资时应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逐步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融资时应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适度负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等等。

4.加强风险意识,逐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黄冈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都比较淡薄,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应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有较为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地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另外,黄冈市中小企业应逐步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上一篇:青岛市旅游经济优劣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衡水湖生态化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