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07-16 08:17:01

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探讨

(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中国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86-0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据统计达全人口的10%~20%。主要发生于肠道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在慢性病程中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大出血是溃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占20%~25%左右,是一种内科急诊病例。如及时发现,可使病情得以控制:患者得到尽快的抢救。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占消化性溃疡的10%~20%,其床表现一般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失血的量与速度。同时和患者在出血前的全身情况包括有无贫血、心肾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溃疡病并发大出血标志着病变具有高度的活动性。促进溃疡浠动的因素如: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等都可以成为出血的诱因,一般在出血前多有疼痛加重、上腹不适、恶心及便意感等。1.呕血与黑便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特征。一般幽门以上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幽门以下出血常表现为黑便。呕血必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有呕血。呕血可呈鲜红色或咖啡色残渣样。呕出鲜红色血液或血块者表现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胃内部停留的时间短。如出血量少而慢,在胃内停留时问长,血液经胃酸作用变成高铁红素则呕出血液为咖啡色。黑便的颜色取决于肠道蠕动的快慢,典型黑便为有光泽的柏油样糊状便,有特殊臭味。一般一次出血量在50~75ml即可出现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常先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的轻重随出血量的大小和失血速度的快慢而不同。主要是出血量大而快者如出血量达循环血容量的20%,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可使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出现代偿性血管反应。如继续出血时,脑循环亦要发生障碍,可有反应迟钝和意识模糊,病人可表现为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醵或晕厥等,甚至有的出现休克状态。有的患者亦可出现氮质血症和低热。3急救及治疗措施一般有条件时病人皆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立刻进行抗休克治疗。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注意保暖,对大量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者宜进流质。对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当大量出血时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低于100g/L,收缩压低于12kPa时应立即输血,输血量和速度等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上消化道溃疡病引起出血时可用胃内降温止血法止血。即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冰水胃内灌洗,每200m1冰水内加入去甲肾上腺素lmg。通过冰水灌洗胃,可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减少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减少胃液分泌,同时能排除血凝块,使胃壁收缩促进止血。亦可口服凝血酶、云南白药止血。胃灌洗止血后,可开始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溃疡病进行治疗。在最初24~72小时内出血易再发时期可4~6小时静注甲氰咪胍300mg,同时服用抗酸剂。3日后可口服标准量甲氰咪胍进行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用垂体后叶素lO~20单位加入5%葡萄糖水中作缓慢静脉滴注,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上一篇:陪产方式对分娩质量临床体会 下一篇: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磷血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