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养成良好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时间:2022-07-16 04:54:41

浅探如何养成良好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的学习说到底是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语文学习是春雨润禾苗,不是揠苗拔高,而是无声无息的潜滋暗长,需要在长时间的习惯坚持中获得基本功和能力。语文学习需要养成三个好习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养成广泛读书和朗读的习惯,还要养成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策略 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一味追求考试成绩的语文教师却用尽各种教学手段,以期望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语文教师不得不通过高效的课堂、重复地做题和解题技巧的点拨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种反复的锻炼下,学生确实也能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然而一等到实用的时候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左右支绌,不是辞不达意,就是句法混乱,更有甚者,连标点都点不对。究其原因,还是学生语文基本功和基本素养不够,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此外,目前越来越肤浅和媚俗的网络文化也给语言的运用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的基本功呢?这就需要让学生养成几个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许多学生在小学就忙于各科的作业,回到家需要用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根本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也有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点,开始就没有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更有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日记。此外,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日记就是要记下每天发生的事,而且还要写出事件的启示意义来。这样的想法是教条的,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的偏颇,完全抛弃了作为个人的人性特点。

首先,日记是学生对周围人和事的观察,是对生活的感悟。学生是身体和心理逐渐成长的人,他们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对社会和人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教师要保持学生的本心,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写日记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自我。写日记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习惯,能够让他们更加关注他人、关注生活。

其次,通过写日记,使学生养成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的口吻和语调判断出其是谁,因为每个人都在多年的说话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表达特点。写作也是如此,写得多了就能够在文字中形成一个新的自我。学生如果能找到这种感觉,那么,他们就能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就能够发现文字里自由的天地,写出来的文字才有生气。写日记是练习写作的入门功课,但长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对于教师来说,披阅日记是一件有些尴尬意味的事情:如果不收日记,不披阅日记,往往就有许多学生偷懒不写;如果坚持收日记,坚持披阅,往往又有些学生以窥探隐私来加以反对。这却是教师难以反驳的。如何引导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是需要教师努力解决的问题。

最后,写日记可以调节情绪。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往往会遇到许多思想的问题,情绪波动大。而日记不仅是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还是学生自我审视和自我倾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不开心的事写出来,把不平的情绪抒发出来。这样,学生可以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学生还可以在日记里反思和检讨自己的不足,以便进一步鼓足勇气继续学习。

二、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有一年北京高考研讨会上,有个名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很突出,高二的时候去国外学习了一年,高三回来参加摸底考试的时候成绩非常不理想。这个学生就自己制定了各科的复习计划,却把语文放在了最后,一直等到三月份的时候还没有学语文的意思。所以教师就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复习语文。那学生说:“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数学,等过了这个月吧。”教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他。教师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学生喜爱阅读。只要坚持读书,答题的技巧有三个月的时间来练习就足够了。果然,那学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做题,熟悉各种试题的出题套路,在高考就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基本上就是读书,这是基本功,是硬功夫。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拓宽知识面。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更应该练习朗读。朗读可以在课上进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让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朗读,在其他的空闲时间朗读。朗读能够使学生集中精神,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更重要的是,朗读不仅要由眼到脑,还要由脑到口,由口到耳,又由耳到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三、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写日记是写作的前奏,是基本功,也是在为写作做准备。日记是散的,耳闻目睹,感物兴怀,都可以写到日记里,其侧重记事和抒怀。然而,要写成文章则需要有统一的构思。所以,写作和写日记不是一回事。许多学生往往惧怕写作,一提到写作就皱起眉头,写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少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没有放松的写作状态,不知道该从何写起。

养成写作的习惯就是要学会汇总和整理生活中的素材,能够懂得哪些该舍弃,哪些可以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教师要让学生在文章中发现那个最本真的自我,写出有情感、有个性的语句来。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善于读书,易于感发,能够敏感地体会生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又能够用精致的语言描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丽霞. 初中作文修辞教学之我见[J]. 新课程:教研,2010(6).

[2] 朱学海.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打击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巧解卫星变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