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学习中多元化需求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6 01:06:44

“舞动”学习中多元化需求的教学反思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实践中如何使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办学理念“丰富化”和谐统一,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元 校本 满足个性需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19

1 问题的提出

想当初,学校发现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莲龙学子比较羞怯,与人交流时显得很没有自信。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不太好,升旗仪式稍长一点,总要晕倒十几个,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思索:开展什么有趣的活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和自信呢?一番思量,我们决定引进拉丁舞课程,因为无论是从生理、心理或社交的观点来看,拉丁舞既可以强身健体,让人避免过度肥胖或瘦弱,还可以克服一些孩子不爱动、不爱说话、孤辟胆怯的弱点,从而培养孩子具备自信、自强、坚毅的性格,也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从拉丁舞课程开设至今,很多孩子变得自信起来,校园里也涌现出一批批小小舞蹈家,成为一道动感的风景线。但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孩子跳不好,不爱跳。

2 问题的思考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其中一项便是“身体运动智能”。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拉丁舞课程进行改进,从单一的拉丁舞学习到构建系统课程《走进拉美,体验博雅》。在课程里,我们为学生创设发挥各种智能所需的环境,用多学科渗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拉丁舞的内容更多元,例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讲讲舞蹈家的故事,在语文课上朗诵拉美诗歌,在综合实践课上进行拉美故事表演,在美术课上举办有关拉美地区的绘画作品展示和手工制作,在音乐课上学习舞蹈、欣赏拉美音乐、演唱歌曲,在心理课上通过求助箱的方法成立合作互助小组、交流个人感悟日记,如此多样的方式让孩子在丰富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变得乐于参与,轻松愉悦。

皮亚杰在建构主义中阐述学习意义的获得时提到: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于是我们就设想,在学习体育舞蹈拉丁舞之前,孩子们都能学会广播体操,对广播体操都有充分的认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此基础上,融入关于拉丁舞的元素,编排一套具有拉丁舞元素的广播体操,经过改进之后,孩子果然觉得跳舞没那么难了!

在拉丁舞课程中,除了舞姿技能的习得,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该如何挖掘又使我们陷入沉思。记得一位专家来校考察时发现操场上全体学生穿着宽松的校服跳着拉丁舞,动作也不到位,便评价说:“没有美感。”反思我们的拉丁舞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员,但是要学就要按规则来学,按标准来学,因为舞蹈过程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我们在“拉丁舞大课间”时鼓励孩子们穿上专业舞蹈鞋和拉丁舞服尽情舞动,暂时没有服装的或还不太会跳的孩子可以欣赏,但欣赏也要讲求规矩,讲求礼仪,孩子不了解,我们就教。这样,专题学习应运而生:西方礼仪,舞蹈礼仪,与人交往的礼仪,这些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优雅的仪态,让舞蹈成为感悟生命,体会生活的一个阵地。

3 问题的解决

我们的拉丁舞课程建设结合我校的特色理念“以丰富化的教育为孩子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奠基”,一直在实践着并反思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以下收获。

3.1 明晰教育方法――采用扬长教育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我们的教育应以个体的长处为核心,通过“以长促长,以长促全”的教育方法,发掘资优学生,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像我们为孩子提供拉丁舞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提供丰富的智能发展环境。运动智能强的孩子在掌握拉丁舞技能方面上手快,能和着音乐的节拍灵活扭动身体,我们就积极为他们搭设展示舞台:在学校“六一”节上表演,走进小区为敬老院老人表演,出国参加国际级别舞蹈大赛;如翔宇同学,他虽然不太会跳,但他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查找资料,把拉丁舞的历史娓娓道来,博得了阵阵掌声。

3.2 确定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反思实践

陈旭远教授在《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谈到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一是“有效果”,二是“有效率”,三是“有效益”。为了让拉丁舞教学更加有效,我们采用反思实践这一方法,当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我们反思原因加以总结:原来是单纯的舞步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利用“学科教学+多学科渗透+专题活动”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在舞蹈比赛屡屡取得好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着力培养学生具备优雅的气质,得体的言行,于是我们分发问卷进行调查,不断查找原因,进行个案分析……在教学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边听音乐边扭动了,经过反思后,我们不断关注细节,努力实践,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益,更好地诠释拉丁舞的教育真谛。

3.3 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挖掘领域特长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领域。如果把培养孩子的一种特长比作搭建一座桥的话,那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努力使孩子构建“立交桥”,不仅培养学生拥有一种特长,还可根据其智能优势培养其相应领域的多种特长。之前有一个男孩子,他的拉丁舞跳得特别好,一次排节目,需要演员又跳又唱,音乐老师对其进行了声乐训练,没想到那孩子唱得也有模有样,后来看他台风好,人也自信,尝试着让他主持节目,他也完美地展现了自己!连他自己都觉得他真是太有潜能了,未来的发展可能是无限的。就是在这样的“吹拉弹唱”活动中,同一领域的智能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使孩子在相同或相关领域的各种特长得到发展。

拉丁舞课程教育的力量如同梦想一般,无形而巨大,它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健美创造空间。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期盼莲龙学校的莘莘学子能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舞动童年,舞动人生,成为外形与内质并存的优势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崔允[郭].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教育发展研究[Z].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3,241.

作者简介:郑惠娜,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上一篇:浅谈增强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