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高考题

时间:2022-07-16 01:03:09

充分利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高考题

数学公式和定理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是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要学习载体.要想顺利地解答一份高考数学试卷,必须对公式和定理有十分正确透彻的理解,也就是说,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是提高数学能力和解答高考试题的重要前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

1. 准确理解定义、定理、公式。具体地说就是理解概念所指。说明的问题内容。

2. 用归纳的方法掌握定义、定理和公式。 对于定义、定理和公式通过归纳可以系统地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3. 通过练、做,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加强巩固记忆。无论是平时解题还是高考解题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和公式,记住定义、定理和公式是解题的前

提条件,而在解题中怎样应用定义、定理和公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并在应用中怎样掌握好、巩固好, 以为日后的高考作准备。

其次,在掌握定义和公式的基础上,掌握其所适用的题型,以便在实践中和高考试卷上灵活应用。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 中 就是 边上的高,它其实就是初中所学的公式 的另一种新的形式.再如学习了祖原理后,让学生把它引申到平面几何的相应命题。再如: ( )为正数,求证 ,可把基本不等式 变形为 来用.再如求 的值,是将 的公式变形使用.这样,学生应对高考题型,就可以驾轻就熟,有的放矢。

近年来,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考查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考数学试卷继续关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与往年的试题相比,还有以下新特点:

(1)精心选材.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许多试题立意深,情景新,思维价值高.

(2)题量增加.各地高考试卷中普遍增加了应用题的题量.

(3)范围更广.考查的知识不仅涉及函数、统计、概率知识,还涉及不等式、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线性规划、数列等知识.但是不管试题如何新颖,高考数学考查的主要方向是不变的,考查的重点仍然围绕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导数,概率和统计等几大块内容来进行。

意识到以上内容,教师就应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为学生掌握好公式,定理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们多下工夫。

上一篇:网店新思维:不同店铺的爆款打造之路 下一篇:班主任制怒的“三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