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从头开始

时间:2022-07-16 10:49:48

[摘要]新课导入,既是教学艺术,又是教师教学功力的体现。有质量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教学上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师重视新课导入,通过各种途径引出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教学 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重视新课导入,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新课,能吸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设计新课导入,现结合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受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直接影响的。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的调整教学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多种方式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精神的需要。

万事开头难,当一节课中设置了精彩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教师就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以最大的积极性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的常见方法:

(一)直接导入新课。有些新课,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板书题目,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带着学习目标来完成一节课的内容。

例如,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一上课教师就说“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那么当函数值y为O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直接讲解例题。

直接导入,直接点出本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知道要完成的任务。这种方法简洁明了,给学生的学习点明方向,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直奔主题。

(二)由讲故事导入新课。教师在进入新课时,可先通过讲故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然后引领学生带着故事中的问题去学习。

例如在《平行》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他的故事:周末去逛公园,我发现林荫道两旁的两排树,是相互平行的,像两条平行线。可是往远处看时,路却越来越窄,似乎相交到一个点,为什么呢?教师点评:是因为人眼看事物,远的小,近的大。远处的树的距离好像小了,让人感觉不平行。实际上,像虎门大桥的桥栏、铁路轨等,是平行的。这节课我们来开始学习平行的知识。

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怀着好奇心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故事可以由教师自己精彩讲述,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并进行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导入,生动有趣,为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从复习提问导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中的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提问旧知识,启发学生循着知识的脉络去思考,进入新知的领域,这可以起到巩固已学知识、联想新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这种提问的方法,既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而且用三个不同作辅助线来证明的方法,能同时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种提问复习的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在逻辑性、连贯性都是很强的数学教学中。仍是较常用的。

(四)从动手操作导入。在课堂上巧用教学工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欲望,自觉的寻求答案。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应用――面积问题》,给每个学生发一根12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量出长、宽的长度,并计算矩形的面积。谁能围成矩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学生动手自己悟出道理,动手操作的成功体验,将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测量、计算、归纳等方式探索知识。这种导入法使学生眼耳手口脑等多器官并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享受到探求新知识的乐趣。

(五)从预习导入。教师在事前进行布置预习,给以学生清晰具体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上课时,教师通过检查预习情况,再逐一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充实新课。例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预习。

设置情景:A、B两棵树被池塘隔开,现在要测量出A、B两树间的距离,但又无法直接去测量,怎么办?

预习首先要寻找到与新知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安排作业回顾旧知,在预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两个问题提前让学生思考。其次让学生阅读即将学习的知识,写出你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

(六)从联系生活导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日常生活,由学生熟知的事例引入新课,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由生活实际事例导入新课,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起来得心应手。

三、新课导入,关键在于导

教育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导入新课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引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不同的教师的导课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新课导入能否引导学生更好的取得学习技能,除了与教学方法有关,更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班级,每个教师的教学成果往往不同,归根结底与教师的个人魅力、师生关系有关。

教师语言幽默,善于调动气氛,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赞美学生、启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跟上甚至超过教师的脚步,能主动的领会教师讲的内容和要求。在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中,采用适当的新课导入方法,课堂效率自然获得显著的提高。

总之,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老师只有把握正确方法和途径,适当的导入新课、并能善于导入新课,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打造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觉关注生命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