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老子》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6 09:13:42

理雅各《老子》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摘 要:早在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老子》一书被译为梵文以来,其成为仅次于《圣经》的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典籍。理雅各作为19世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典籍的第一人,其英译本也成为后人翻译、研究《老子》译本的必看书目。本文从主动、被动,形合、意合,静态、动态等几个方面对理雅各《老子》英译本语言层面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理雅各译本在语言层面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老子》 翻译策略 异化 归化

本文使用K.Black在1992年创造的随机数字表,在《老子》81章中进行随机抽样,选取其中的20章进行对比研究,我们选取随机数字表的第一行作为研究对象。被选取的章节分别是第7、9、11、12、16、25、27、35、36、44、51、63、65、67、69、73、75、76和81章。我们将从主动、被动,形合、意合,静态、动态等几个方面对理雅各《老子》英译本语言层面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一、主动vs被动

主动和被动语态是英汉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追求语言表达的客观化,被动句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相反,由于汉人“万物皆备于我”的思维习惯,汉语较常用主动语态。在多数情况下,相同的内容在英语当中常用被动语态,而在汉语当中则多用主动语态。(蒋坚松,2002:35)另外,英语的被动语态通常是be加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比如“the glass is broken.” 然而,由于汉语使用被动句有很多限制,相比之下就较难区别被动语态,特别是古汉语。根据蒋坚松和其他学者的研究,古代汉语的被动语态通常可分为两种,即显性被动语态和隐性被动语态。显性被动语态通常以“于”、“为” 、“为……所见”、“见”、“见……于”为标志词。如“不为酒困”、“茅屋为秋风所破”。隐性被动语态也称为意念被动语态,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词,也没有固定的句型,其被动含义隐含在句子当中,需读者揣摩体会。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因此,在分析《老子》原文本的时候,我们需更加注意其中的隐性被动语态。现试举几例: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老子》第25章)

How still it was and formless, standing alone, and undergoing no change, reaching everywhere and in no danger (of being exhausted) ! It may be regarded a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实体,它独自存在而永生不息,循环运行而不息,可以被称为万物之根源。“不殆”本意为“不息”,理雅各将其译为被动语态“in no danger(of being exhausted)”。“可以为天地母”这句话的本意是“可以被称做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中出现了显性被动词“为”,理雅各在翻译的时候也将其翻译成被动语态“It may be regarded a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9章)

When the work is done, and one’s name is becoming distinguished, to withdraw into obscurity is the way of Heaven.

这句话的意思是: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乎自然的道理。“功遂身退”含有隐形被动语态,即功业被完成。理雅各在翻译的时候,将其被动含义 用“be done”, “becoming distinguished” 显示出来。

通常,被动语态不经常在汉语当中使用,但是《老子》一书却使用了大量显性和隐性被动语态。根据统计,在我们所选取的《老子》20个章节中,原文本共出现32处被动语态,大约是1.6/章,理雅各译本中有34处被动语态,大约是1.7/章。理雅各在翻译时使用被动语态的数量和原文本几乎一致,这说明在主动、被动方面其翻译策略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即向原文本靠近的翻译策略。

二、意合vs形合

形合与意合的区别是汉语与英语相比又一重要的区别。意合即词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衔接,而是通过单词和句子的含义表达语法含义和逻辑关系。意合是汉语句子的主要特点,较少使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以意役形。形合即词句之间通过使用连接词、关系词、及其他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形合法是英语句子的主要特点。(连淑能,2010:73)

《老子》一书以语言精练、意义深邃著称。在我们所选择的20个章节中,共有95个句子,其中43个句子使用了如“之所以”,“虽”,“故”,“而”,“是以……而……”等显性连接词。其他一些连接方式却很难发现。如“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以,然后乃至大顺。在本句中“然后”就是作为连词介绍事物的先后顺序。另外,汉语的条件句不像英语那样明显,如“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一个条件句,标志词是“则”。在我们所选择的原文本中,43个使用显性连接词的句子在理雅各的译本中都有相应的连接词出现。然而原文本中有些没有显性连接词的句子在译本中却使用了连接词。如: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老子》第35章)

To him who holds in his hands the great image (of the invisible Tao), the whole world repairs. Men resort to him, and receive no hurt, but (find)rest, peace, and the feeling of ease.

这句话的意思是执掌大道,人人归服。归服而又没有彼此伤害,大家便能和平相处。此句话中,原文本只有一个连词“而”,而理雅各译本中却出现一个介词“to”;一个关系代词”who”;三个连词:两个“and”和一个“but”,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

Who is content

Needs fear no shame.

Who knows to stop

Incurs no blame.

From danger free

Long live shall he.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知足就不会被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才能长久不衰。此句话中,原文本言简意赅,没有用到任何连接形式。而译本当中却不得不借助关系代词“who”,介词“to”,“from” 情态动词“shall”,以及倒装句。

由于空间有限,我们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除了我们所选择的20个章节之外,其他章节的理雅各译本当中也使用了大量的连接手段。几乎每个句子都至少有一个连接词。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原文本中句子简短,很少使用连接词,注重意境、意合、意会,注重语句之间的自然通畅。理雅各尽管精通古汉语,但其英语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且译文兼顾读者阅读感受的文本目的决定了其译文以形合为主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在形合、意合方面,理雅各主要采取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即为读者能够阅读顺畅考虑。

三、动态vs静态

英汉的又一明显差异在于汉语呈现出来的动态性和英语呈现出来的静态性。汉语动词不受形态变化限制,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几个动词,因而表达具有动态的特点;英语语句由于在使用动词的时候受形态变化约束,本来应有动词表达的地方却需要借助介词和名词,因而其表达具有静态特点。(连淑能,2010:154)由于英汉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需要弱化汉语的动词倾向,用名词或其他词性来代替汉语中大量的动词。

在《老子》的理雅各译本当中,也有许多动词被译成其他词性。接下来,为了分析理雅各译本中是怎样处理汉语的动态性与英语的静态性特点,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在《老子》原文本中,共有300多个动词,大部分被译成动词,只有20多个被译成其他词性。如: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

The meshes of the net of Heaven are large; far apart, but letting nothing escape.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范围广大无边,稀疏而一点都不漏失。理雅各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将“失”这个原本的动词翻译成一个名词“escape”。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

To those who are sincere (with me), I am sincere; and to those who are not sincere (with me), I am also sincere; -and thus (all) get to be sincere.

这句话的意思是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守信。(陈鼓应,1984:248) 在理雅各的译本中,将本来的动词“善”、“信”译成其相应的形容词“good”、“sincere”。然而300多个动词在译本中仍为动词,这说明理雅各在翻译这类词的时候主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层面,就主动和被动、静态和动态的表达方式上,理雅各主要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在形合、意合方面主要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因此,我们不能够得出结论,在语言层面,理雅各到底是采用纯粹的归化翻译策略还是异化翻译策略,只能说理雅各在翻译《老子》的时候主要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由于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方面分析的理雅各的翻译策略,文化及文学方面由于篇幅有限尚未谈及。以后的研究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另外,理雅各采取翻译策略背后的种种原因也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legge,James.Tao Te Ching[Z].Tr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1.

[2] Nida, 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 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5] 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冲破黑暗》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