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点攀比又何妨?

时间:2022-07-16 09:06:37

攀比是学海上千帆竞发的船只,因为它,才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攀比是攀登生命高峰的一根绳索,因为它,才能奋然前行到达光辉的顶点;攀比是中学生奔赴考场的一阵阵嘹亮的号角,因为它,才能不断冲刺、超越,笑傲考场。

攀比是一种进取,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超越。

攀比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它是面对前辈们的权威,进而不畏,敢于向他们提出挑战、一比高下的豪情与气魄。明朝梅之涣看到当时在李白墓上乱题诗的游人很多,随手写下“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去去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首诗,讽刺游人在李白墓前卖弄词句,就好像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一般。古人着实崇尚古人之丰业,然而一味尊崇,不思进取,认为与古人攀比是一件可耻可笑的事,这样还能向前发展吗?清王朝覆灭这铮铮史实昭示我们:“天朝上国”的梦幻,不思进取的颓废,割地求和的懦弱,这一切祸果,皆因这个民族缺乏攀比的精神。

攀比是一种竞争,是不甘失败的强者风范。那些高喊“六十分万岁”的同学们,安于现状的企业家们,为何会失败?原因很简单,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与人争先的攀比意识,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树立攀比意识,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攀比是一种超越,因为有了比较,必有胜负优劣之分。不断地向更高者发出挑战,自己才能不断超越,超越的过程就如登山,到了半山腰,只有朝上望,才会越爬越高;如果向下弯腰,便会头晕目眩,且有跌落山谷深渊之危险。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那虽不是硝烟滚滚的战场,但其斗智斗勇的“攀比”,才有了历史的厚重,才有了彪炳千古的圣贤,才推动了历史滚滚向前。

不敢“攀比”,就不能推陈出新,历史又怎能向前发展,科学怎能更快地进步?而“攀比”是自信者渴望提高的行为,是挖掘真理的铁锹,是敲响专家学者的警钟。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的社会所缺少的。

搞点攀比又何妨?

【评点】

本文作者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立意新颖,提出“攀比是一种进取,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超越”的看法,可谓振聋发聩,催人猛醒,促人奋进。全文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层层推进,回环往复,结构缜密。开篇提出论题后,第三至五段分别阐述“攀比”是一种“进取”、“竞争”、“超越”,最后用反问句作结,适时收束,使整篇文章结构缜密而又富于逻辑力量。在论证过程中,既运用例证法,选用材料新颖、典型的论据,又运用引证法,诗文名句信手拈来,使反向立意的观点更加鲜明,易于为读者接受。另外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语言气势和论证的说服力,读后给人以警示和教益。

上一篇:解决静电场问题的思维方法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