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品混凝土分部工程早期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时间:2022-07-16 08:52:02

对商品混凝土分部工程早期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摘要】本文对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成因分析; 预防措施

砼是由胶结材料与骨料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经硬化后得到的人造石材,因砼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具有可塑性,取材容易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现代工业、民用建筑中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应用。针对现有能源的紧张.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号召,商品砼成为现浇砼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砼自身的特点, 出现早期裂缝的趋势日益增加,尤其是泵送砼。这是国际混凝土工程的共同难题.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至于有害无害的界限,则应由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来决定。

1、 问题的提出:

早期裂缝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还未施加使用荷载以前就出现的裂缝。它常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也出现在建筑工程的地上地下部位、梁板结构、桥梁结构工程。

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由此,往往引起人们对裂缝的恐惧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建筑单位对混凝土结构不加区分和使用功能要求,提出了不允许有裂缝的苛刻要求,甚至由此拒付商品混凝土工程款,引起新的经济纠纷。

2、 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早期裂缝,主要由沉缩和干缩引起的,从裂缝形成时间来看,一般发生在初凝和终凝之间,但其宽度、深度、长度还会因施工养护的条件而变化,从施工季节来看,春秋两季是多发季节,裂蓬多且宽。

2-1 、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用水量越大、坍落度越大,混凝土干缩越大。片面追求高强度,导致水泥用量增加,水泥用量越大越容易引起砼在早期和后期都产生裂缝。

2-2、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规模日益庞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超长、超厚结构成为经常采用的结构,且都采用泵送砼施工。结构对于各种变形会引起较大的约束应力,但在结构设计中忽略了构造钢筋的重要性,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构造性裂缝。

2-3、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采用的养护方法,基本是沿用过去的简单养护方法,远不能适应商品混凝土较大的收缩变形的要求。施工时的天气条件是影商品混凝土楼面工程裂缝的重要因素,在高温、气候干燥、大风时,商品混凝土浇筑后如不立即覆盖养护就会立即开裂。当风速为16m/min时,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的速度是无风时的4倍,因此表面积较大的楼面往往会产生上下贯穿裂缝,其特征是上板面比下板面的裂缝要来得多。

2-4、材料的影响:水泥比表面积越大,早期水化越快越易开裂,水泥用量越大越水化热就越高,易产生温差裂缝。砂率越大收缩越大,易产生收缩裂缝。骨料粒径越小越易开裂。保水性强的外加剂泌水率小,当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速率大于泌水速率时,如水分得不到补充,就会开裂。因此早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喷水养护前就已产生表面裂缝甚至贯穿裂缝。

3、 预防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控制用水量及水泥用量,选择合理的砂率。

3-2 混凝土结构设计:合理选择结构形式,降低结构约束程度,加强结构钢筋配置。

3-3 研究新材料,用磨细矿粉、优质粉煤灰等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发展纤维混凝土。选取级配良好的骨料,降底砂率。

3-4 认识养护的重要性,现代商品混凝土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施工,养护不当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后尽早覆盖喷水养护,并延长养护时间,严格检查养护工作。

3-5 严格按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加水,加强多次抹面,抹压及时(在初凝后终凝前要进行)。选择适当施工时间(夏天高温宜在下午3-4点后开始浇筑,冬天低温宜在白天施工。避免大风、日晒等急剧干燥。

3-6 降低早期水化热。商品混凝土最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低水化热的掺和料及缓凝型外加剂。以降低早期水化热。

4 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和降低水化热峰值,抑制了温度快速提升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同时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协调与组织管理,混凝土的有害裂缝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简介:唐均(1977,8-) 职务: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 商品混凝土应用。)

上一篇:浅谈园林景观规划与布局 下一篇:刍议市政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