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区域活动指导的误区

时间:2022-07-16 08:16:51

探析区域活动指导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仔细观察,就给予指导。

情景描述1 大班益智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正在玩跳棋。女孩先下了一个黑棋,男孩紧挨着黑棋下了个白棋,女孩很快将自己的黑棋连成了两个,男孩没有目的地乱下,女孩胸有成竹地排成了三个,男孩着急了,就连着下了两个白棋。女孩:“我还没下呢?你怎么就下了两个,收回去!”男孩:“你快点呀!”女孩不慌不忙地连成了四个,告诉男孩:“看,我的四个了。”(男孩没有反应,继续乱下)女孩连成五个,高兴地说:“我赢了!”(说完就开始收棋)男孩生气地说:“不跟你玩了,没意思。”此时教师走过来,说:“怎么回事?”女孩:“他输了,他不玩了。”男孩:“她下得可快了!”教师对女孩要求道:“你慢点儿,好好玩。”男孩和女孩无精打采地继续玩了起来。

评析:从两个孩子活动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个男孩对五子棋的玩法不是很熟悉。不能够产生积极的兴趣,方法也不得当。教师没有经过仔细观察就进行指导,针对性不强,教师的指导不但没有起到支持、帮助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幼儿的活动,不便于幼儿继续活动,甚至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误区二:强行干涉活动,剥夺幼儿自。

情境描述2 大班角色区,女孩2:“大夫我咳嗽,给我开药吧!”男孩1听了听,就对拿药的男孩2说:“给她拿一些阿莫西林吧!”男孩2说:“你过来呀,我给你拿药。”这时老师问:“谁是大夫呀?”男孩1答:“我是呀!”“你们换一换玩,不要一个人老当大夫,来!你来当病人(教师指着女孩1说,并给其他孩子都分配了角色)。”老师说,“你先去拿卡,再挂号。然后再去找大夫看病。”当大夫的男孩2说:“我不想当大夫,我就想给小朋友拿药。我就能记住药在哪里放着。”教师制止他说:“你现在是大夫。”男孩2反对道:“我不喜欢当大夫,大夫不能给小朋友打针,我当护士吧……”教师感觉很难导演幼儿的游戏就离开了角色区。

评析:孩子自己发起和组织了区域游戏活动,有故事情节,角色分配也合理,玩得也很开心,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但是教师的介入不仅没有使孩子的游戏向高一级层次发展,反而打乱甚至破坏了游戏的进程,影响了幼儿的情绪。

误区三:“高控型,自问自答式”的指导。

情景描述3 教师在益智区指导说:“这个盘子里有很多珠子,各种颜色的都有,小朋友要按一定的规律串,第二个盘子里是花瓣。有三个花瓣、四个花瓣和五个花瓣的,小朋友要有规律地排列。”随后教师串了一个珠子,然后向小朋友演示说:“这串珠子就是一个红一个黄排列的,这就叫做有规律地排列。”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属于“传统模式”,以讲解、传授为中心,重在知识技能的训练。但我们的教育理念应是鼓励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带着孩子走向知识”,加强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熏陶。教师不要低估孩子,要敢于“放手”,给孩子留出思考和探索的时间。

误区四:语言指导的表面性和随意性。

情景描述4 女孩1把自己的画作贴在美工区的黑板上,叫来了男孩1和男孩2一起看。男孩1和男孩2说:“不好看,乱七八糟的。”女孩1说:“不好看,不让你们看了。”随后把作业拿到教师处说:“老师,你看我的作业。”教师说:“好!”

评析:其实教师根本没仔细看幼儿的作业,只是忙于管理或其他事务,不能静下心来关注孩子活动的实际情况,更谈不上指导了。

误区五:放任自流式,对幼儿发出的邀请视而不见。

情景描述5 教师进入学具区问女孩1:“你插的是什么?”女孩1摇摇头说:“不知道。”教师又转向男孩2:“你插的是什么?”男孩2:“椅子,我还要插桌子呢!”男孩1:“老师,看,金箍棒!”(教师没有回应)男孩1对男孩2说:“金箍棒扎住鱼了。”随后举得高高地让老师看,老师仍然没注意。

评析:教师从头到尾始终没有关注男孩1,对其发出的邀请也是漠然以对。这不仅会丧失教育的良机,而且也会扼杀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以及和老师交流的主动性。教师在孩子区域活动时不是什么都不必管,而应积极地关注孩子,及时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区域、方式、材料和伙伴。并能够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学习习惯去操作。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幼儿需要时的参与者:其次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观察、关注、支持、指导,而不是控制、放任自流;再次,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应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上一篇: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下一篇:面对员工年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