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控制技术在煤矿机电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16 07:47:21

变频控制技术在煤矿机电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矿机械变频控制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这项技术的运用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通过若干典型的变频控制方式的解释、说明以及分析,可以把握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思想,更加突出和相关传统的启动方式的对比性,从而凸显其优越性,推广普及此项技术的应用。鉴于此,本文对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此外在变频控制方式和传统启动方式之间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文末阐释了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发放。

[关键词] 煤矿机械; 电子式变频控制; 晶闸管

1 引言

目前变频控制技术比较普遍的工作机理是采用特殊制造的离合器使机械的减速机构和机械主驱动电机相连接,这种特殊制造的离合器是根据液体粘性传动机理制造完成的。这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零负载的工况下启动机械设备,其从初始状态达到额定速率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系统的控制依托于相应的液压装置,逐步驱使机械的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相互趋近,从而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频控制技术不光在西方国家逐步推广应用,在中国很多学者机构也开始着手研究这项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启动方式的优缺点,阐述工作机理,从而引出设计思想和方法。

2 重要性

随着现代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发展,煤矿机械尤其是带式传送机在向大载荷、长距离、高功率、高带速、大倾角方向发展。基于物体传送过程中惯性的原因,其启动、减速及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难题,相应的技术先进的控制系统也就应运而生,解决这些难题,优化设备系统,完善控制过程。

与变频控制相对应的是硬启动方式,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讲就是供电装置与电机直接相连,这种启动方式存在很多的缺点,例如在设备刚开始启动时会产生过高的电流,这种冲击电流会在电机轴承上产生很大的扭矩,甚至会超过正常扭矩的300%,促使供电装置过载,从而加大了电机的机械磨损和齿轮损耗,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种所谓的硬启动方式也是根据很多煤矿机械设备自身的特性所发展衍生的。而变频控制方式的工作机理简而言之便是使机械设备平稳启动以及稳定停车,这种可控性的实现正式由于这种启动方式的原因。和上文硬启动方式的比较,变频控制方式最大的特点便是变频控制方式拥有限制电流功能,即通常所说的限流,显而易见,这样的话便可以很好地避免过高的冲击电流对机械设备以及供电装置的冲击和机械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周期。在整个系统中,触发系统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对触发系统提出了很多严格性的要求,例如抗干扰能力,这里的干扰指的是噪声或者其他的干扰项。此外在可控硅方面也必须具有极高的操纵性和灵敏度。

由此可以看出,开发与推广煤矿机械变频控制方式技术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

3 工作机理

煤矿机械电子变频控制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机械在启动的初期所产生的相关的负效应,比如明显的电压减低以及过大的冲击电流,根据载荷的大小智能的调节电流的大小,减小电机轴的不利扭矩,减轻机械磨损,这一点在前文中进行了相关的阐述,这样的有点不光是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而且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与机械设备相接触的操作人员,实现安全生产,也可以节约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电子变频控制方式也具有硬启动方式无法比拟的系统优势,由于其体积小,操作方便,构造也很简单,因此故障率极低,这也是机械电子变频控制方式装置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对于机械硬启动方式来讲其主回路是通过普通的晶闸管作为开关,但是变频控制技术方面,大功率的晶闸管是作为主回路开关元件的首选,导通角的智能化系统控制是通过单片机的应用实现的。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的具体工作机理是:①在最开始的启动阶段,晶闸管的导通角逐渐升高,电机两端的电压也会随之产生变化,由此会对晶闸管的输出电压产生调节功能,当电机转速升高到启动扭矩时,启动过程便结束。②机械电子式软起动装置还具有一个关键的功能――限流,当晶闸管处于完全导通状态时,电机便会处于额定功率下工作,再加上旁路接通起的同时启动,可以有效地延长晶闸管的使用周期,此时电机进入到稳定运行状态。③当机械需要停车时,第一步是旁路接通起器的断开,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减小旁路接通器内晶闸管的导通角,这样的话电机转速归零,机械停车,处于关闭状态。启动过程如图1。

3.1 传统启动方式的阐述

煤矿领域内的常用工程机械例如带式输送机因为可靠性高、运行连续、工作效率高以及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重载荷运输的常用设备,尤其是在煤矿采矿领域内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伴随着机械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功率也在不断攀升,输送机当然也不例外。在采矿机械的不断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传统的启动方式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发展的需要,归结于一点就是其无法避免的诸多缺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因其运行稳定,体积小,故障发生率低,不光是在煤矿采矿领域内,在冶金、码头、港口领域内也达到了很好地应用。本文列举若干传统的启动方式的弊端:①故障率较高,由此引发了高昂的维修养护费,并且在启动初期在供电装置与电机之间会产生很强的冲击电流,在电机轴内会有很高的扭矩,往往会超过正常扭矩的150%,这种弊端使得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例如无法满足井下防爆安全的要求;②启动过程中的冲击电流会对机械部件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增加机械磨损,对供电系统造成冲击,限制了启动周期和频率;③在一些已经安装了软起动装置的相对比较现代化的煤矿机械里,在实际的生产经验来看,运行比较平稳,但是电流智能化调节无法实现,承受载荷能力也不会有很大提高。

3.2 电子式变频控制过程分析研究

电子式变频控制不仅能够保证机械装置在启动、运行以及停车过程中的平稳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冲击电流的危害,降低机械磨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启动过程与计算机相连,实现交互式操作智能化程度更高。由此不难发现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解决机械震荡以及冲击电流的不利影响的最为有效地途径便是运行前根据预定的可控曲线进行设置,分阶段慢速有序的启动机械系统,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很多动力学问题。现在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子式变频控制方式:①斜坡恒流:电流升高的速度越快,启动速率越高。这种方式是以一定的速率提高电流,直到预定的制定电流后,再以恒定的电流运行,直到启动阶段完成;②斜坡电压:启动电压由低到高逐步攀升,不需要闭环控制电流的过程。这种启动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机理简单易懂,系统故障率低,但是缺乏对电流的控制,因此晶闸管会受到电流的冲击,使用寿命降低;③阶跃式:启动阶段加载启动扭矩,这个扭矩一般很大,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负载的静摩擦力,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会对供电装置产生强干扰;④矩形转矩:这种启动方式相比较上述三种而言,体积较小,故障率低,结构完善紧凑,设计更加合理优化,安全措施齐全,载荷能力大。

4 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4.1 硬件设计

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的硬件设计主要集中在电路设计上,其中主回路的控制是核心因素,关键是晶闸管的设计,连接顺序为供电装置与电动机,其中晶闸管的导通角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点,前文讲到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导通角的变化,使输出电压逐步升高直至额定电压。以采矿领域内常用的带式输送机为例,通过流程图的方式简明说明硬件设计过程,如图2。

4.2 软件设计

在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中,控制器的质量以及工作原理直接决定着控制系统的优劣,目前通常的控制器为可编程化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的可靠性较高,可以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平稳运行,整个运行系统的控制上位机通常是由电子计算机来担当,由此可见,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电子计算机是关键的两个因素,需要进行相应的程序计算与设计,这种程序设计的过程优化以及结果的完备性、可靠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机械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的软件设计:①可编程控制器往往采用面向运行过程的control language和面向问题的image language,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过程直观易懂,它的程序设计方案一般是根据流程图来实现的;②以电子计算机为上位机的计算机软件选取,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也日趋强大与完善,可靠性不断提高,这些软件通常都会选择面向对象以及可视化的设计方法,同样,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应该具有响应速度快、敏感度高和分析点准确、过程优化等特点,操作界面与接口模块采用不同的程序语言编写也就成了必然条件。这是软件设计里面比较重要的一步,首先要把握操作主界面的设计,要求界面简单,直观,功能齐全。

5 结束语

从目前的使用状况和调查分析来看,煤矿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仍然无法满足我国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法满足煤矿产值的增长需要,这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缺乏以及普及度的欠缺,也表现在使用中的装置系统也存在许多缺陷,例如系统优化程度不高,程序化设计欠缺,结构紧凑度较低,故障率无法实现理论值等,这也需要我们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变频控制技术,使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生产率,减少风险点,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润方,龚剑霞.接触问题数值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2(8):64-70.

[2] 方宗德.应用边界元法的正齿轮接触应力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1989,16(4):107-112.

[3] 何晓燕. 机械电子式变频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软件设计[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1(03):36-38.

上一篇:浅谈声纳探测技术在某矿区水库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GMR深水钻井防喷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