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五年,富民强省如何实现

时间:2022-07-16 05:50:25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更好地为各族人民谋福祉。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怎样提供政策支持,怎样培养基层实用人才,怎样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党代会上,來自基层一线的党代表们踊跃献计献策。

政策扶持,基础改善是关键

省党代表、乐至县委书记万志琼:5月12日,毗河一期引水项目正式开工。消息传开,欢欣鼓舞的乐至县人民纷纷放起鞭炮表达喜悦心情。毗河水利工程的动工,圆了川中旱区人民40多年的盼水梦,不仅将彻底结束乐至县长期缺水的历史,而且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推动两化互动找到了强有力的抓手。

省党代表、平昌县委书记张根生:必须花大力气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和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只有用政策扶持“三农”,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利可图,才能吸引青壮年农民返乡务农,进而结束“386199部队”打主力的被动局面。

省党代表、阿坝铝厂党委书记曹文琦:一个优质企业可以解决一批老百姓就业,促进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方稳定,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对解决就业多、创造利税高的优质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我们阿坝铝厂上缴税收额占全州首位,全厂1200多名职工大多是当地人,其中四成以上是少数民族职工。民生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有适合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乐业方能安居嘛。去年我们厂人均收入达到了3.5万元,这就意味着上千个家庭衣食无忧。如果能扶植一批类似的优质企业,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就业获取良好的收入,当地经济发展不就更快更好了吗?

加快发展,培养人才至关重要

省党代表、蓬溪县莲珠桥村党支部书记刘章华:缺乏人才支持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短板”,靠老年人建设新农村的状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村培养一支年富力强的领头人队伍。建议有关部门制订相关配套措施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搞种植和养殖项目,并带动广大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果能够从大学生村干部中培养出一批热爱农村并有志建设农村的优秀带头人,创办出一大批有市场前途的农业项目,实现省委富民强省宏伟蓝图就更有保障了。

省党代表、雷波县大坪子乡中心校彝族女校长马剑霞:越是艰苦落后的地区越需要人才智力的支持。民族地区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又不高,如果留不住优秀老师,孩子们受教育的效果势必要打折扣。希望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给予特殊扶持政策,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少数民族地区,让那里的孩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省党代表、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卫生院院长韦琼英:近年來,峨边县基层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全县新修了62个标准的村级卫生室。我所在的杨河乡卫生院就添置了几十万元的设备,B超、心电图、x光机一应俱全,但苦于找不到合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我在基层工作21年了,深知引进的外地医务人员受风俗、饮食、语言等因素制约,加之缺乏亲情爱情,往往留不下來,而当地少数民族的医务人员稳定度则要高得多。希望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为当地定向招录培养医务工作者,鼓励其扎根家乡为父老乡亲服务。

增收致富,必须找准好路子

省党代表、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陈邦宏:资金扶贫只能管一时,智力扶贫才能管一世。过去三年,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对口帮扶我们村,先后投入40多万元修路、架桥、修缮学校,使村里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集团领导多次到村里帮助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启发村民转变观念,同时捐赠了大批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如今,全村发展优质茶叶近5000亩,搞起了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等项目,近一半务工村民陆续返乡,最迟到后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可突破万元大关。

省党代表、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全省学习春风村,春风村又该怎么干?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沉重。这几年春风村名气越來越大,村里的李子也十分畅销。然而,现在400亩李子不愁销路,3年后全村李子成熟面积将达到1800亩,加上周边乡村的李子也将陆续进入盛产期,那时咋办?我们考虑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吸引民间资金建立农产品物流园区并实施农产品综合加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拉长产业链,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

省党代表、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太: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在于找准一条好路子。我们村是高寒山村,过去种玉米连肚子都填不饱,后來种植云木香、厚朴等中药材,几年下來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家庭年收入上10万元的就有好几十户,现在85%以上的外出农民都回家专门种药材。在找到好路子的同时,农民还要抱团闯市场,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话语权。没成立合作社前,商家出什么价我们都只能乖乖接受,成立合作社后就敢大胆跟商家讨价还价,价钱不合适就另找买家。过去上好的厚朴才卖7元/公斤,成立合作社后卖到了11元/公斤,足足增收三分之一。

上一篇:双流县:全力当好天府新区建设 “排头兵” 下一篇:拉日村里幸福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