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恼,让孩子和脏话说byebye

时间:2022-07-16 05:28:41

前些天,桐桐从奶奶家回来,谈到妞妞姐姐是否回去了时,她突然说了句:“妞妞姐姐回去了个屁!”

因为不曾记得桐桐说过这类脏话,所以心里暗暗吃惊。我知道对孩子的这类偶然行为,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于是平静地说:“宝宝,你是不是想说妞妞姐姐回去了?”

“恩,她老搞破坏,我不喜欢妞妞姐姐!”小家伙愤愤地说。

后来,我刻意留心了这件事,又多次发现桐桐说“屁”字,比如我关灯的时候,她有时会说“关个屁”;我洗衣服的时候,她会说“洗个屁”。不仅如此,有一次还说过一个更严重的,那就是桐桐爸有一次冒犯了她之后,她竟然大吼:“让爸爸滚出去!”

儿童往往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语言环境。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可以把孩子说脏话分为三种类型:模仿性脏话、习惯性脏话、有意识的脏话。想解决儿童说脏话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应分析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并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原因一:体验语言的力量

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被人关注的他们会渐渐发现带脏字的语言是有力量的,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激起成人的强烈反应。这个发现会让孩子感到惊喜,从而更加喜欢没轻没重地到处使用这些语言,以体验语言的力量。

策略:冷处理,让孩子“自讨没趣”

如果孩子说脏话,一般家长可装作没听见,同时也要叮嘱家里其他人不要理会和关注孩子。当孩子看到大人对他的脏话没有任何反应时,就不会再继续说下去。

原因二:不明是非地模仿

孩子的是非判断力比较差,但模仿力却超强。如果他周围有人喜欢说脏话,小家伙便可能偷学过来。比如家里大人之间经常说一些不雅的口头语,孩子听多了,往往会不知不觉就模仿学习到了。

策略:优化语言环境,增强孩子的判断力

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孩子随时都在模仿我们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自身做起,不说脏话,文明用语,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的语言环境

家庭以外的语言环境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所以适当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借以增强孩子的判断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言行示范和相关的主题碟片或绘本从正面进行教育,也可以在见到不文明的现象之后随机让孩子做出点评,比如问孩子:“那个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呀?要不要向她学习?”

原因三:发泄负性的情绪感受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的限制,有时会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情绪,或是因为情绪自控能力差,面对挫折只能以生气来表达对事情结果的不满。在发怒时就会寻求发泄的途径,说脏话也就成了孩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案例中桐桐对爸爸的吼叫、对姐姐回去的表述,都很显然地夹杂了许多负面感受。

策略:寻求新方式,引导孩子理性宣泄

如果孩子一时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尝试运用另外一些方式。比如,一些童话书或者神话故事里提到的咒语;一些听起来很愚蠢但不是脏话的词汇来表达自己;也可用大声叫喊来发泄,还可运用图画书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便宝贝刚刚开始学说话,他也能很快学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上一篇:爱孩子,陪他玩 下一篇:家有儿女请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