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

时间:2022-07-16 05:00:59

在社区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

[摘要] 社区急救是提高心源性和其他意外伤害所致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前10 min,而前10 min内的急救技术,普通群众通过培训也可以掌握。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急救需要患者家属、社区居民和其他目击者及时参与,其时效性大于其后的专业抢救。因此,如何在社区推广和普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知识,培训第一目击者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心肺复苏术;第一目击者;社区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70-02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很多原因可以引起猝死(即呼吸心跳骤停),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其他还有诸如触电、溺水、中毒、创伤等急症。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所采取的旨在恢复心跳、呼吸及大脑功能的现场急救技术,则称为心肺复苏术(CPR)。

1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和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

心源性猝死(SCD)是以心脏骤停为基础的出现症状后1 h内出现不可预料的心脏原因死亡,71%的心脏病发作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其中60%~70%的患者因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死于院外[1-2]。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起心源性猝死预防和急救体系,美国每年SCD总人数为30万~40万,患者生存率为28.7%,而我国SCD患者生存率仅为1%,复苏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预防与急救体系,对第一目击者培训太少。第一目击者实施CPR措施是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仅对特殊人群开展第一目击者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生命链”是近十几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危及生命的急症、伤害等,如以心源性猝死作为代表的救治来看,从发病开始到获得有效的医学处理,存在着一系列有规律的步骤。这个抢救序列,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92年10月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正式用“生命链”这个词予以描述。

“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因为对猝死抢救应争分夺秒,越早实施,效果越好,所以这4个环节称为4个早期,又称4个“E”。“E”是英文Early“早期”的字头,即:早期通路(呼叫当地救援医疗服务系统,即EMSS,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3]12-13。

2 心肺复苏术(CPR)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猝死)的患者所采取的旨在恢复心跳、呼吸及大脑功能的现场急救技术,则称为心肺复苏术(CPR)。

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是20世纪在医学领域里学术提高、发展及社会普及得最为成功的学科。在美国至20世纪末,普及培训已达7 000万人次[3]17。我国近20多年来,在学术上及公众普及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远远不够。

急救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10%,心肺复苏(CPR)的理念已经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的心肺复苏培训已经形成制度,并将基本急救知识和技术编入中小学教材,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技术普及化培训。我国公众对第一目击者培训知之甚少,目前仅部分城市开展对特殊人群(警察、消防人员、司机、保安、空乘人员等)培训,但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参与度不高。

3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概念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原意是心跳骤停发生后,现场第一个作出反应,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个人不专指医生,可以是患者身边的任何人[4]。急救医学认为第一目击者是经过短期规范的培训并获得急救证书,能够用正确的急救方法进行救护的人。20世纪90年代,国际急救医学界正式向社会提出了第一目击者普及培训教学要求,从而可以快速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我国目前有些地区对特殊人群开展了第一目击者培训,尚未对社区普通居民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

4 在社区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在社区中,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扶摇直上,并往往以危重急症形式表现而危及生命。20世纪80年代后,现场CPR的重要性与普遍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都面临着一个相同而又急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意外伤害和危重病急症――尤其是冠心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现场CPR的实施及时、正确与否与伤病员的生命得失息息相关。所以,在社区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势在必行。

在社区开展第一目击者CPR培训可以及时有效地建立“生命链”第1个环节――早期通路,缩短EMSS应急反应时间。家属作为第一目击者现场实施CPR可以迅速建立“生命链”的第2、第3环节――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为EMSS专业人员到达后开展高级生命支持赢得时间。

上一篇:闭合性跟腱断裂12例门诊诊断 下一篇:“首访负责制”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