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叫响重庆旅游

时间:2022-07-16 04:12:22

“非去不可”叫响重庆旅游

3月17日8点30分,球迷朱兵一按遥控器,傻眼了。

撞入他眼帘的,不是NBA球场,而是南滨路风光。

朱兵正诧异,一行字幕升起:原定NBA直播取消,改播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

“太火爆了,竟有三万多人参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说。

为何选手们如此青睐重庆?“都说重庆非去不可,除了比赛,我还想来饱览美景。”选手陈海新道破玄机。

一句“重庆非去不可”,让重庆旅游火爆升级。

不善吆喝

“我以为重庆是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脚的工业城市。”广告策划大师约翰逊说。

这种错觉,源于他在英国看到的重庆宣传册,“书中说重庆是座建在石头上的城市”。

2007年,约翰逊到重庆大学任教,方如梦初醒:“原来重庆和伦敦一样漂亮。”

直辖以来,重庆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旅游营销术,但总是力不从心。

2009年,某网站发起调查:重庆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结果,“不懂吆喝”名列第一。

“电子屏幕上,不停播放着‘I love my city’,难道不知这是成都宣传片?”

“十大名片虽搞得热闹,但‘美女’这类名片,焉能承载重庆之厚重?”

营销大师兰晓华对此也心有戚戚:“改革开放30年,重庆几乎所有行业都实现了升级,唯旅游营销蹒跚不前。”

不善吆喝,导致重庆难以成为旅游目的地。

2009年,市旅游局调查显示:入渝旅客66.7%是为长江三峡而来。“游客不了解重庆,于是重庆游成了三峡游,三峡游成了过境游。”兰晓华说。

守着“宝山”饿肚子的区县醒了。

“千年古镇、世外桃源、养生之地、休闲之都。”

“山即是佛,佛即是山――重庆金佛山。”

大足、南川、酉阳等区县带着旅游宣传片,直奔央视。

结果,无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重庆旅游营销,还没从坐商的惯性中醒来。”兰晓华说,这种单打独斗的景点展示,注定只能淹没于烟波浩渺中。

在“酒香还怕巷子深”的时代,重庆旅游营销急需创造新的爆破点。

神来之笔

“重金征集旅游宣传口号。”

2010年3月5日,《重庆新闻联播》的声音撞入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的耳鼓。

“终于开窍了!”罗兹柏闻声一叹。

经过多年失意后,市旅游局开始反思:为何我们的景点品位比人家高,人气却比人家差?

一番调研后,旅游局得出结论:旅游营销已从景区主导时代向城市主导时代转变。

“一些地方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是因为他们不再痴迷于营销景点,而是把城市作为目的地来打造。”市旅游局局长刘旗说。

如何打造旅游目的地?

“世界级旅游城市都有一个打动人心的宣传口号。”刘旗说,比如迪拜,就因一句“一辈子一定想去一次的地方”而让人神往。

于是,2010年3月,重庆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旅游宣传口号。“来稿十万条,但没找到满意之作。”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一清说。

2011年3月,陈一清等人出差北京。

“我为宣传口号头疼啊。”陈一清说。

“要什么样的?”一起喝茶的朋友问。

“既琅琅上口,又有重庆特色。”

朋友陷入沉思。突然,他一拍桌子:“‘非去不可’怎么样?”

陈一清眼中燃起火苗。

“‘重庆非去不可’如何?”市旅游局立即展开网调。

“给力,把重庆人耿直、好客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霸气而不让人反感。‘非去不可’是从第三方角度来品重庆,显得客观公允。如果用‘非来不可’,则会给人强迫之意。”

“能让外地人好奇。外地人闻听此言,第一反应就是:为何非去不可?然后就会试着来了解重庆。”

90%的网民赞同。

“就是它了。”市旅游局当机立断。

推波助澜

半夜,刘东升突然翻身坐起。

“怎么了?”老伴惊问。

“想起一句歌词。”刘东升翻身下床。

刘东升,祖籍贵州,入渝工作已30年,“我爱死了这座城市,一直想为它做点什么”。

五个月前,一条新闻抓住他眼球:重金征集“非去不可”歌词。

“我终于找到机会了。”喜好弄墨的他,双眼立马亮了。

“看看这几句?”刘东升将歌词递给老伴。

“重庆的山哟,穿上绿色新装;重庆的水哟,伴着幸福荡漾……”老伴一边读一边点头。

刚把歌词寄出,一条新闻又让刘东升亢奋起来――重金征集“非去不可的N个理由”。

于是,刘东升又常常半夜翻身坐起。

刚把“N个理由”寄出,又一条新闻扑面而来――“非去不可”微电影大赛启动。

“以景点为场景,我拍什么呢?”刘东升又琢磨起来。

刘东升并不知道,他已无意识地进入到一个推广链条中。

口号有了,可如何将它推广出去呢?“一番谋划后,我们决定推出三个征集。”刘旗说。

三个征集一推出,无数个“刘东升”立马忙碌起来。

这一忙碌,“重庆非去不可”口号便如春风吹拂全国。

“‘非去不可’造句会了没?”三个重金征集,不但很好营销了重庆,还缔造出一种“非去不可体”。

“长江索道,独一无二的交通工具。如果来重庆,非去坐坐不可。”

“5000多座桥梁,多项指标世界第一。如果来重庆,非去走走不可。”

…………

“由不关注到关注,由关注到认同。”外地网友“三更雨”说,“网上一片‘非去不可’,我不去重庆,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了”。

做实内涵

“缺钱!缺钱!”

2008年底,滕然忙得喘不过气。

“我这个山水都市旅游开发公司(重庆旅游投资集团子公司)财务总监,不好当啊!”滕然耸肩叹息。

不好当大有缘由。

因景区发展停滞不前,2008年8月,市政府修订了《重庆市风景名胜区条例》――景区回购、深度开发,成为区县政府使命。

“没钱!”南川区政府叫苦。

山水公司挺身而出,当起了“救火队员”――负责金佛山整体开发。

投入三亿元后,山水公司资金链断了。“项目全部停工。”滕然一脸凄然。

滕然很幸运,恰在此时,副市长谭栖伟来到金佛山。

“经过协调,我们贷到了一笔资金。”滕然笑了。

这个滕然笑了,可还有多个“滕然”正愁眉不展。

“重庆非去不可”叫响全国后,另一个任务接踵而来――如何做实“非去不可”内涵。

“必须全面提升景区品质,让游客来了后确实觉得来得值,这样他们才会向别人推荐‘非去不可’,而不是口号与实际名不副实。”刘旗说。

“好啊,钱呢?”区县政府叫苦。

怎么办?

在市政府运作下,“五位一体”投融资机制应运而生。

“市旅游局整合政策性资金进行贴补,区县政府给予减税等优惠,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担保,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项目业主负责开发。”谭栖伟说。

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有了钱,市旅游局果断启动三大战役。

做亮六精品――投入200亿元,全面提升长江三峡、天生三等六景区品质。

创建新精品――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都,将酉阳桃花源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优质诚信游――全面整顿市场,让游客与零负团费、自费景点等顽疾说再见。

三战之下,“非去不可”有了实打实的内涵。

“果然‘非去不可’,让人‘渝味无穷’。”上海游客夏虹竖起拇指。

铸造品牌

1月4日,清晨。

挖掘机破土的轰鸣,划破两江新区一汪宁静。

“修什么啊?”村民们揉着眼从被窝爬起来。

他们不知道,西部最大旅游总部基地将从这里诞生。

“迪拜旅游为何如此成功?因为他们把旅游当品牌来经营。”市旅游局决定如法炮制,依托旅游总部基地,打造“1+5”要素平台,构建“非去不可”品牌体系。

何为“1+5”?“就是依托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公司,打造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策划规划、投资融资和人才培训五大平台。”刘旗说。

以投资融资平台为例,它由重庆旅游股权投资基金等三大公司组成,资金运作能力超过百亿元。

“五大平台一建立,旅游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了‘核动力’。”刘旗说。

整个1月,广州商标投资人林强都很郁闷。

“重庆非去不可”蹿红全国后,他坐不住了:“这个口号极具商业价值。”

林强去抢注“非去不可”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告知:已被重庆旅游文化传媒公司申请。

林强还不死心:“这个口号后面还藏着一个庞大产业链。”

“‘非吃不可’被申请了!”

“‘非住不可’被申请了!”

最后,林强彻底折服:“除了‘非死不可’,都已被抢注。”

林强不知道,重庆“非去不可”品牌建设已全面启动。

开通12301热线,一个电话就可搞定“吃住行游购娱”。

开建“非去不可”网站,打造重庆旅游第一门户。

…………

一系列推动后,重庆开始爆发强大吸引力。

2012年春节黄金周,重庆接待游客2175万人次,名列全国大城市第一位,是深圳(第二位)的四倍多。

国际著名旅行指南《Frommer’s》将重庆选入“2012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

“非去不可”,为重庆其他领域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

上一篇:大渡口:“积分排名”激发新活力 下一篇:创新服务载体需建立五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