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设计”与“慢设计”的价值观思考

时间:2022-07-16 04:06:14

“再设计”与“慢设计”的价值观思考

摘 要:资本作为速度的推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向前,快餐文化的诞生和扩张引发我们对设计的再度思考,设计到底源于何处,又面向何方。“慢设计”和“再设计”理念早在多年前就被提出并受到推崇,而两者之间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皆是对设计本质和价值观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再设计”;“慢设计”;价值观

近日,一篇关于翻拍《新葫芦兄弟》动画长片的影评文章引起不少80后等网友的转发,文章毫不避讳的对该动画长片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讨论。《新葫芦兄弟》由1986年播出的《葫芦兄弟》改编,虽然制作方声称该动画在既保留原版的前提下又为葫芦兄弟故事注入时代精神与现代元素,但从“能简则简”粗糙的画质和无内涵的网络用语对话来看,其无论在技术还是内容上均无过人之处,处处显示出一种无言的平庸。《新葫芦兄弟》的翻拍体现了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众多国产动画片仍然停留在模仿、复制和加工层面。而不仅仅是在动画领域,在整个艺术设计领域中或多或少出现的“空心化危机”都在吞噬着现代创意设计产业走向平庸和无趣。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什么都在变化,如思考,思考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更新速度、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商业的诉求都似乎变成了潜意识形态下的快速产物。所以有人提出我们应该慢下来放慢脚步用心去创作,而设计的匮乏仅仅是速度的问题吗?近年出现的“慢设计”“再设计”理念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它们提供了一个个对当代创意设计走向的平台和思考渠道。也许对设计的理解,需要联合设计的本质意义,联合价值观和社会主导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探讨。

1 “慢设计”与“再设计”

1.1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阐释

慢设计,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阿特利・彼特提出,它强调设计师在随性的感知状态下进行创作。“慢”,从心,从曼,“曼”意为“延展的”,“心”指“心里的感受”、“感觉”,“心”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心里感觉到时间的延展”,以内心的感受为主。所以慢设计强调的只是一种设计理念,而非强调时间。

再设计,由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所提出,它所轮廓的包括一切被已知的事物,对设计理念进行再审视,重新解构为其最舒服、最自然的方法,是对我们普遍的、共享的价值进行再思量,对原有设计的一种批判。同时,它又不同于改良设计,再设计更偏重文化性。

1.2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创意表现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创意表现体现在作品的创造,感受以及反思之中。慢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作品中大致可以用:揭示、反映、合作、参与 来体现。在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中,旨在改善人与环 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再设计的创意表现形式体现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各方面,如对功能的再设计、对形态的再设计、对审美的再设计、对情感的再设计等等,体现出再设计对承载物的平常而深度的挖掘。

1.3 慢设计与再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本质上,慢设计与再设计的设计行为是有类似之处的,皆是对已知的一种打破和重构的行为。两者都意图对设计本质进行思考,也是对设计使用者价值观的一种灌输,是通过设计作品媒介传播价值观念的行为。而不同之处在于慢设计更多地注重对情感精神追求的回归,如追求与享受、尊崇回归本我。而再设计多体现在一种对前设计的一种批判意义,从而进行重新或增加意义界定。两者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我们不妨把二者进行联系综合的看待和剖析。

2 “再设计”与“再设计”的存在价值

2.1 社会存在价值

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有一个巨大的趋势,当更快、更强的社会认同感强烈地占据了思维的上风,如何做到更好,更精致的方式动摇了我们对品质的追求,于是快文化的出现和风行并非偶然,不同的认同价值观导致了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办事方式的本质区别。

慢设计与快设计的出现体现的价值观正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柔和的调和剂,它们在无形中融入生活中,工作里;正如埃尔多・索色斯所说:“当设计开始于产品进入家庭、街道、城市、天空、人体和心灵时,当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成为可视的、物质的、可感的形象时,设计便开始了”。设计并不以新产品的诞生而结束,而恰恰开始于产品诞生的瞬间。再设计和慢设计被重新定义和赋予的使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环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对原有的价值观的反思,是对当代快速生产,快速消费活动的缓冲。

2.2 情感存在价值

层出不穷的新设计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趣味,也满足了我们被诱导和刺激的占有欲。快速的新设计使我们来不及与拥有的事物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产品与我们短暂的交往使之不再有符号性,不再记录我们的情感。我们与拥有的事物之间难以建立一种相对恒久的生活方式,也很难获得可以在产品选择上被显示的存在感。而“再”是一种审视,也是一种重生。审视早已被界定的,对单调日常的大胆唤醒,“慢”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修正。是对认知的修正,思维的修正。

再设计与慢设计存在的情感价值就在于它们回到设计的存在问题:以人为本。设计源于生活,它改变生活,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一切设计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憧憬,使人的精神情感生活变得丰富、充实,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消费者精神和情感需要的设计拉近了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同时也是未来设计的总趋势所向。

2.3 设计存在价值

回到设计本身。再设计与慢设计对于设计本身来说它们的存在价值又是什么。前面说到,再设计并非等同于改良设计,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类而存在。就本身的存在使命来说,再设计与慢设计的出现和兴起不断督促着整体设计方向走向更贴近生活,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同原研哉所说:“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再设计与慢设计正是鞭策着设计,同时感染着设计,或许影响设计的发展将使其参与者一次次地遇到对设计意义的思考。

3 “再设计”与“慢设计”的价值观思考

3.1 对设计理念的再审视

“慢”是―种责任,“再”是一种批判。它们皆倡导更少,但更好的理念。设计师与生产者需要为文化与社会负责,这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慢”是对事物的“本”与“末”的再认识,在嘈杂的设计世界里,原本设计中最本质的目的甚至往往被忽视,取代的是对于情感、喜好、艺术、吸引力等等附加价值的过分追求,经久耐用甚或成为获取利益的阻碍。通过简约、温暖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也使人们获得由内到外的平和心态。当设计介入到做东西当中,和它同为一体,设计便不再仅仅是设计,而是激发造物者本身无限潜能的无形力量。

3.2 对基本设计的再回归

不论是“再”,还是“慢”,皆是提倡对“旧”事物的新看法。浮躁的社会心态让设计速度加快,却有速度无效率。大量的设计时间被低效率的消耗掉,真正用于对确定目标进行推敲和深化的时间往往不够。今天的设计师创造的焦点可以集中在产品的式样和装饰上,这些创造往往作为商业阴谋的一部分用来掩盖产品的严重同质化,以至于今天我们谈起设计的革新,往往只是在功能、工作原理、机械构造等方面雷同基础上的装饰和式样变化。受众视觉的逐渐疲惫可以从今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极简主义”风格看出,对于一些特性比如肌理、优雅的特性能的欢迎已超越简单的视觉冲击,相比不断给设计做“加法”的所谓创意,极简主义在视觉上所做的“减法”减去了繁琐的外包,还原设计承载物原本的模样,给了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把设计的初衷放大,时刻提醒着使用者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去繁从简”的设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回归对设计的诠释,就是基础设计对设计的重要性。

而若在对待基础设计工作上能得到较好的选材、整合和运作,“令平常未知”,摈弃那些所谓的“刺激”,用明亮的眼睛看待平常,得出设计的新思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涵着无数设计的可能。从零开始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再把设计作为一种载体加入新的构想、新的创意和新的观念,去创造符合于时展的生存方式。

3.3 对当代设计的再思考

当代设计的发展面临着众多考验,随着人们对审美、情感、功能各方面的认知提升,给设计从业者的考验也随之增加。同时,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消费观与艺术创造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再设计”与“慢设计”的发展趋势贴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当代设计研究范式的转变是顺应市场需求和人类社会进步的, 这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设计伦理道德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与生产者需要为文化与社会负责,赋予设计一定的精神指引,让设计引领社会进步发展。而“再设计”与“慢设计”提倡的回归和慢生活理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是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虽然是“回归”回到基础,回到原点,但当代设计基于社会大环境下承载的应是更多的责任。作为当代设计从业者,需要用更宏观和缜密的研究思维,认知到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当代设计正在从单一的人文学科向更全面的社会学科转变,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力戒浮躁,静心思考,在当代设计不断走向审慎而负责的创造道路上,设计者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4 结语

设计的发展将使得我们一次次地面对设计意义的思考,设计创造投射出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创造活动试图赋予生活某种意义,同时又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论是“再设计”,还是“慢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而存在。“慢”是为了更好的“快”,“再”是为了更好的“造”。对设计的不断深化和剖析,是对我们自身的不断认识,并以期恢复或获得对生活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它要求我们注重效率,把有限的时间节省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并重新发现熟悉中的未知的感觉。在“再”与“慢”的价值判断中,需要认真体会选择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而设计真正的价值也需要我们在当今迷宫般的媒介中永不停歇地去探索和思考。

上一篇:影视技术与影视叙事的互动发0展 下一篇: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中生管理新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