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舞动强省之翼

时间:2022-07-16 01:08:23

科技创新舞动强省之翼

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陕西省科技创新工作有了良好起步。今年,全省科技工作将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实施“十一五”科技规划,建设创新型陕西。

请看来自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唐俊昌的访谈――

全面启动“13115”科技创新工程

2006年10月,陕西召开全省科技大会,确定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使科技大省成为科技强省”的主要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全省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主要方向。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唐俊昌介绍说,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必须紧紧扭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把立足点放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各方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基于此,省上提出了“13115”科技创新工程,今年将全面启动。

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在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10个重点领域,组织 30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支持组建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形成全省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重点建设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此,陕西将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力度,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以确保这一工程的稳步推进。

今年陕西省科技厅将提请省政府出台“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管理办法》和《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改革和优化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形式;启动20家~30家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筹建工作,力争有10余家挂牌运行。

创新科技体制改革

两项改革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一是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今年将提请省政府出台《陕西省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陕西省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加快企业化转制步伐,稳步推进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二是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反应快捷,强化监督,注重实效”原则,适时调整科技计划结构;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加强过程管理,逐步开展和完善绩效考评;继续引进省外专家参加重大项目评审,增加重大科技项目的财务和预算评审内容;完成科技项目信息库建设,逐步开展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及实施过程管理;进一步缩短项目申报审批周期。

完善三个创新高效机制 一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通过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高校院所与企业研发信息沟通机制等手段和措施,引导和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形成多层次的长效创新合作机制。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不同需求,建立分类指导、自主创新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修订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增加奖励项数,提高奖金标准。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协调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产业界加大对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争取将陕西列入全国非上市股份制公司纳入证券代办系统试点,完善创业投资进入、运作和退出机制。

搭建五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基础条件、中介服务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

为此,2007年将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领域新建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验收5家~8家,为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创造条件;建设一批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支持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组织的产学研结合项目;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新建一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力争达100个,建立星火110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新建200个星火科技110站点、50个星火学校、100个远程培训点,编印10套《农业实用技术问答系列丛书》,对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传播、培训;推进6个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52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各类专业型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评估和技术咨询、交易、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继续办好东西部经贸洽谈会和杨凌农高会等。

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

唐俊昌说,为了实现高新区的二次创业目标,就要坚持以创新为灵魂,以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为核心,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今年,陕西仍将以高新区辐射作用为重点,加快西安、宝鸡、杨凌等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支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的科技平台建设,争取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给予支持;推进咸阳、渭南高新区和铜川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大学和科研院所新建科技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软件等优势产业,组织提高石油采收率、煤的深加工、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及产品开发、面向重点产业的应用软件、面向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和集成技术研究开发等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扶持和建设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北农林科大、西电科大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新材料等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使其成为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与此同时,唐俊昌还介绍说,今年星火富民工程,将围绕农业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将支持小麦品种979列为黄淮麦区第七次更新换代主推品种;支持秦阳、粉红女士、蜜脆三个苹果品种成为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的替代品种;攻克果业、畜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取得20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点实施粮食作物丰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技术、旱作农业与农田节水技术、农林生态安全技术、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化、陕南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6项农业技术开发与示范工程。

新建榆林沙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环西安特色果品科技示范园等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建5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关中优质小麦、渭北绿色苹果、陕北红枣等15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培育银桥乳品、海升果汁、八鱼油脂等20个农业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陕西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特色产品的开发必须依赖特色技术的支撑。唐俊昌说,今年陕西将继续重点组织实施三大专项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开展大宗、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良种选育研究,申报地道中药材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以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中心为依托,研究陕西地道药材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完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工程技术及其工艺的标准体系。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科技专项重点建设具有陕北区域特色、适应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煤、油、气、盐的开发,解决基地建设中的前瞻性、共性技术问题,促进煤化工产业链形成。

陕南突破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机电、矿冶、中药、绿色产业及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化项目,促进陕南经济新增长。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唐俊昌说,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陕西的根本保障。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目前,陕西企业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此,今年陕西各类科技计划要优先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结合的项目,加强政府与企业、院所的信息沟通;抓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组织推荐省内企业、院所申报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支持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对于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优先给予审批,并给予经费支持。

并且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参与科技项目,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促进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建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上一篇:K歌版权收费之争 下一篇:推进城镇农村结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