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若干问题探析

时间:2022-07-15 11:18:51

自认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基本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始对自认制度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及我国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对自认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自认制度。

关键词:自认 分析 价值

一、 自认的概念及法律要件

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事实的承认。它分为诉讼中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我国证据法中所说的自认是在诉讼过程中的自认。《证据规则》第8条规定:自认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中;自认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的承认;自认必须是明确表示的;自认必须具有合法性。该条明确规范了自认制度,已构建起我国自认制度的框架。由于学者认识个性的差异,同一概念也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自认也是如此。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为自认给出的定义是:“当事人在其诉讼的口头辩论中所作出的与对方当事人主张一致,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陈述”。另一位目前在日本最高影响的民事诉讼法学家新堂幸司教授在他的体系教材中指出:“在作为辩论的陈述中,表明对对方所主张的于已不利的事实认可(没有争议)的意思”。[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八条明确指出: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出外。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认为自认须具备以下要件:(一)自认必须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基于自认是否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作出,可以将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自认要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是诉讼上的自认,其要求自认必须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包括开庭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及开庭审理的过程。诉讼外的自认不具有免除对方举证责任的效力,其对法院也不发生诉讼中自认的效力,它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证据,对方当事人可以把诉讼外的自认作为证据来使用。(二)自认必须是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自认只能是对单纯的案件事实的陈述,不包括由经验法则或事实连锁而为的判断,以及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主张。对法律判断和经验法则,即使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相一致,也不能约束法院。(三)自认必须与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一致。自认人所承认的事实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通常表现为自认人对对方主张的于已不利的事实的明示承认。《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八条第二项明确指出: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这样就为自认的成立条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即使一方当事人自认在前,对方当事人主张在后,即自认人先在程序中陈述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而后对方当事人在程序中引用了该承认,只要双方当事人主张一致,即可构成自认[2]。(四)自认是一种于已不利的陈述。关于判断“于已不利”的标准,有不同观点。败诉可能性说认为是否系不利的事实,应当从是否导致败诉(全部败诉或一部分败诉)的可能性来考察。而证明责任说将不利与证明的负担联系起来,所谓“不利的陈述”就是关于应由对方加以证明的事实的陈述。这样一来,证明责任的分配就成了左右自认成立的前提条件,而证明责任分配的复杂必然使人们难以把握自认的成立要件。因此,至于是否为不利益,因当根据客观情况而定,自认者方面知悉与否,在所不问[3]。我国有关自认的规定中,没有涉及“于已不利”这一要件。

二、 自认的对象

关于自认的对象,目前理论界尚无统一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案件事实说。大陆法系国家多将自认对象限于具体事实,即支持诉讼请求所需的要件事实。如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28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进行中经过对方当事人……自认,……无须再举证。日本《民事诉讼法典》第257条规定:当事人在法院已自认的事实,……无须证明。

2.案件事实与诉讼请求说。法国学理认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与诉讼上的自认具有同一性质。因为两者只涉及实体权利本身,而非诉讼上的法律关系。自认不仅应包括对事实的承认,也包括对请求的自认。

3.案件事实和证明说。有学者认为,自认对象不仅包括案件事实,也应该包括证据。一方当事人对他方提出的不利于已的证据,如明确表示承认或不作出反驳的,可以确认该证据的证明力。

4.案件事实和权利说。根据《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民事诉讼规则》第36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只是为系属的诉讼而向其他任何当事人送达自认要求书,可要求对方当事人自认在要求书上所列的包括文件的真实性在内,关于事实或对事实适用法律的陈述或意见的事项是真实的。

尽管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未作明确规定,但在其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中对自认不断有所涉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第1款规定: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当事人无须举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委托人参加诉讼的,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这样扩充了自认对象的内容,从而为自认的公平合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原则上人的诉讼行为应当视作为当事人本人所实施的诉讼行为,所以其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应视作为当事人本人的承认。但是涉及到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处分问题上,应有所限制和禁止。所以在当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对诉讼请求承认的情形之下,由于其承认行为超越了人的权限,本身属于一种无效,因而不具有自认之效力。但是如果当事人本人在场不论其权限如何,对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即采取消极沉默的态度,依《证据规定》一般人和特别授权人的承认可视为当事人的自认,理论上称之为“表见自认”,法官可依“自由心证”①来确信人的承认完全就是当事人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这时候法官是否应当履行释明义务呢?尽管《证据规定》中未作明确规定,笔者以为考虑我国的司法现状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自认撤销”之纷争,法官应以适用行使“释明权”为妥。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的,进行和解,提起反诉和上诉,需要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这时的特别授权人代为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行为当然具有承认的效力。不论当事人是否在场,除非当事人当场而明确否认的。需要说明的是司法实践中这种授权委托书须详细列明,如果出现概括式授权如“全权委托”等应视为一般委托。

对上述,《证据规定》未作规定。笔者以为自认的主体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依照民事诉讼理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属于无诉讼行为能力人,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诉讼人代为诉讼。因此,这些特殊当事人对在诉讼中有关事实的承认,一般不应赋予其自认的效力。只有法定诉讼的人对事实的承认才能视为当事从的自认。如果当事人本人在场,且能表达一定意思的,法官行使“释明权”后,本人仍沉默的,也应视为当事人自认。但是依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法定人也不得做出有损当事人本人利益的代为承认行为,否则不发生自认之效力。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自认的对象经历了由包括诉讼请求和案件事实,发展到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

在明确自认对象的过程中,有必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自认与认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一般认为,自认的对象是事实,而认诺的对象则是对方的诉讼请求。自认与认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有观点认为:“承认诉讼请求正是对事实以及法律使某些事实之存在与之相联系的那些法律后果的承认。因此可以说,承认的客体归根到底是事实”。笔者以为,尽管自认与认诺在形式上有些相似之处,但还是存在以下几点主要区别:(1)对法官的约束力不同。认诺是当事人依据处分原则对自己的民事权利进行处分,一旦成立,将导致法官依据认诺作出满足对方诉讼请求的判决。而自认对法官的约束力表现为法官应当以自认的事实作为裁判基础,不必进行审查,不能作出相反的认定。(2)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不同。认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一方当事人败诉,自认的结果尽管有可能导致自认者败诉,但却不是直接后果。自认的直接后果是免除了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3)承认的主体不同。认诺由于是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一般而言,只能由诉讼中的被告作出,或者在反诉中由反诉被告作出;而自认只需对那些于已不利事实的承认,法律没有限制自认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均可成为自认的主体。

2.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就具体事实而言,自认对象仅限于主要事实,对于间接事实和补助事实不发生效力。所谓主要事实又称为直接事实,是指对于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法律效果有直接作用的,并且又是必要的那些事实,换言之,即构成适用该法律规范内容的要件事实,或者说法律条文中规定的要件事实。间接事实就是借助经验法则、理论原理能够推定主要事实存在与否的事实。间接事实与证据具有等质性,就此类事实的认定可以从法官的自由心证原则中得到证明。而当事人主张的主要事实的自认一经成立,法院就可以将该主要事实作为裁判的依据,而不必进行证据调查。如果承认对间接事实自认的效力,将导致在案件的主要事实存在争议或不明时,剥夺法官的证据调查权。因为承认对间接事实自认的效力,法官就可以依据自认的间接事实对主要事实作出判断,而不存在法官依据自己的良心对该主要事实存在与否作出判断的情形,从而违背自由心证原则。

三、 自认的效力

自认的效力在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中极大,但在若干性质特别的案件或者特别诉讼程序中,则受到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虽然对自认有所规定,但对自认的效力却没有详尽规定,尤其是自认对法院的约束力没有规定。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完全抛开当事人的自认而以其他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自认仅发生举证责任转移的后果,但因具有不可撤销性,使自认的当事人无法为反对的主张,亦无提出反证的可能性,其拘束力可以说是绝对的。自认不但对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拘束力,也对法院发生拘束力。因为自认的结果使双方当事人的主张趋于一致,法院即应以该一致的主张作为裁判的基础,无需另行调查证据。也就是说自认的效力虽直接拘束为自认的当事人,也间接拘束法院。

笔者以为,自认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实际上自认也就成为证据的第五种类型——当事人的陈述。对于对方当事人而言,自认则免除了其对该事实的举证责任。因为,自已提出的对对方不利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对方的承认,对于双方当事人不存在争议的事实,无需举证。(二)自认对法院的效力。自认的效力不仅约束当事人,而且对法院也有约束力。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受到当事人自认事实的约束。法院在适用法律时,应当以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为基础,法院没有必要对双方一致认定的事实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而且也不得作出与该自认事实相反的认定。自认对法院的效力不仅拘束一审法院,而且对二审法院也具有约束力。法院在一审中以当事人承认的事实为依据作出判决后,承认该事实的当事人在第二审中,不能在无正当理由时以证据承认,二审法院仍然应当以一审承认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判。

当然,自认的效力并非绝对的,在以下特殊情形下,法律应当对自认的效力加以限制,法律不得使自认发生如上所述的约束力:

1、关于人事诉讼的规定

由于人事诉讼涉及公共利益,法院一般采用职权调查主义,因此,在人事诉讼中不适用自认规则。例如,在婚姻案件中,在涉及撤销婚姻关系、离婚的原因事实时,自认不发生效力,法院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仍可要求当事人举证证明。然而,所谓自认不生效力,并非指自认绝对无证据力。法院可以采用与自认内容相反的证据作为裁判的基础。就是说,为自认的当事人并非必获不利的裁判。当事人在诉讼(包括上诉)过程中,提出与自认相反的主张,其主张有无理由,仍须法院依职权进行调查。

2、关于共同诉讼的规定

共同诉讼中,一人所为的自认,如果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产生不利的后果,则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诉讼人。共同诉讼人中的一人的自认并不当然拘束其他共同诉讼人,只有在该自认得到了其他共同诉讼人的承认时,才能相应地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产生自认的效力。

3、法律上应当依职权调查的事实

此类事实,当事人虽未主张,法院也应斟酌之。例如,就诉讼成立要件之事项、当事人适格之事项、法院的诉讼管辖事项等,法院应依职权调查,而不受当事人自认的约束。

4.应予以司法认知的显著事实或者能够基于推论而得知的事实

对此,我国台湾学者李学灯认为,对于诸如自认的标的,基于经验法则或依据显著事实,可以推定其为不可能的事实,也不应认为有发生自认的效力。[4]

5.在诉讼中已经证明为并非真实的事实

自认主要针对当事人所主张的而尚未得以证实的事实,如果为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已被证据所证实,而法官对其已产生确切的心证,此时,已无当事人就此再加以举证的问题。因此,如果再有当事人的自认,即便属于对其不利的另一真实的事实,也不应发生何种效力。

四、 自认的撤销与追复

当事人的自认从成立之时起便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拘束力,原则上,自认人不能撤销。对自认的撤销仅适用于明示的自认。由于当事人一般不会明确承认对自已不利的案件事实,况且,撤销已作出的自认,不但会影响到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利益,使其重新负担起已被免除的举证责任,而且会使本来已变得简化的诉讼趋于复杂。因此,除非当事人能够提出充足的理由,否则不允许撤销自认。这些理由通常为:

1、自认人撤销自认经对方当事人同意。自认对自认人自身的约束力在于维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的信赖。当自认人作出自认后,对方当事人对该事实的举证责任便被免除,对方也就不会基于证明责任的压力而全力收集和注意保存已有的证据资料,允许当事人任意撤销,将对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但如果对方当事人同意自认人撤销,就应该解除这种约束。

2、自认人作出自认是因被欺诈、胁迫或者因他人具有刑事上应受惩罚的行为时,自认人可以撤销自认。例如,对自认人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在自认人作出自认以后,只要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对自认人实施了应受惩罚的行为,不管自认的事实是否是真实的,自认人都可以撤销自认。

3、自认的当事人,证明其所为的自认系出于错误,且不符合事实真相,可以撤销自认。在此情形下,允许自认人撤销自认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自认人在自认后,发现自认的事实不真实,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第二,导致对不真实事实的自认是由于自认人对自认事实的错误认识。

4、人代为自认,本人知悉后立即撤销。人代为自认的效力,取决于人的地位或权限。如果作出自认的人是法定人,则应视为当事人的自认;如果是委托人的自认,则视情况而定。对于本人在场的情形下,人代为自认,本人可以当场予以撤销;对于本人不在场的情形下,本人知悉后,发现自认确与事实不符且是在错误的认识下作出的,本人可予以撤销。

尽管上述情形下,当事人可以撤销自认,但是,请求撤销的当事人应对其主张的理由负举证责任,如证明其自认是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而受他人胁迫作出的。

所谓追复,是对默示的自认而言的。作为默示的自认,则在言词辩论终结前,可以随时作出争执的陈述,直到第二审诉讼中亦同[5]。因为默示的自认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是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始终未对于已不利的事实提出任何争议。如果默示自认人在辩论终结前提出异议,自不构成默示的自认,当然不发生自认的效力。

默示自认又称为拟制自认或准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的默认。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当场不对对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表明态度时,可以推定认为当事人承认了对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它与明示自认在诉讼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同的法律效力。《证据规定》第8条第二款规定“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默示自认形成的法理基础来源于民事诉讼的对抗性。民事诉讼中只有当事人双方积极充分地展开诉答和抗辩,案件的真实才得以发现,司法裁判的功能也才能充分发挥。

五、 自认的现实价值

在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自认的功能逐渐显露出来,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制度,研究和完善自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促进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从诉讼模式的角度看,自认制度的模式环境应当是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即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我国目前的诉讼体制环境还不是自认制度所要求的制度环境,法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并不局限于当事人主张的范围。从诉讼观念的角度看,自认制度存在的观念环境是当事人之间私权纠纷的解决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关于案件事实的认识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但在我国的诉讼观念之下,是不能容忍当事人对事实左右的,只允许法院对事实有自由裁量。自认制度的核心是自认对法院有约束力,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据仅限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法院不能依职权收集和调查。确立自认制度,有助于弱化法官在庭审中的职权调查功能,凸显当事人的自由处分权利,从而强化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自认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当事人对对方主张事实的承认,免除了当事人对主张事实的证明责任。这样,原本必须进行的当事人举证、法院调查证据、质证、认证等环节被简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证明的环节和费用,缩短了诉讼的周期,降低了当事人和法院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时也提高了诉讼效率。

第三,有助于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实行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指导我国民事应当以追求客观真实为依归。实际上,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真实性诉求是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的,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诉讼理论开始倾向于追求法律真实。确立和完善自认制度,事实上是追求法律真实。自认对法院的约束力并非来源于该事实真实性,即不因为双方对该事实的认可或认识的一致性而使该事实具有一般真实或盖然真实性,而是源于民事诉讼中辩论主义这一基本原则。它要求法官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视为真实,而不需要调查该事项是否真实存在。

注释:

[1]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413-414.

[2][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3]叶自强.民事诉讼证据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3.

[4]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123-124.

[5]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16,436.

参考文献:

[1]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413-414.

[2][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3]叶自强.民事诉讼证据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3.

[4]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123-124.

[5]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16,436.

上一篇: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下一篇:自认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