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奇人郭六登 武功盖世艺超群

时间:2022-07-15 11:09:29

郭六登,1930年2月3日生于定襄县杨芳村。郭六登幼时对民间盛行的跌对(摔跤)十分喜爱,常在街巷与村中小伙伴们拼比。16岁时随“草上飞”马戏团学艺。

1958年,他开始参加举重训练。1959年参加全国举重比赛,获重量级第二名;同年5月调入山西省摔跤队,并于当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获自由式摔跤重量级第三名。随后,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60年拜太原市民间武术师郝振江学习武术和硬气功。1965年,夺得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冠军,成为忻州籍跤手中摘取全国自由式摔跤桂冠第一人。

1979年后,郭六登专力研习硬气功,次年即在中国气功观摩会上获“优秀气功师”称号。1981年3月,他随中国武术和硬气功团出访英国、法国和马耳他,以条石代砖表演“双风贯耳”节目轰动欧洲,被赞誉为“气功大师”。先后在《大师与神通》、《还剑奇情》、《神州精魂》、《五台山奇情》等6部功夫影片中担任角色。

最有情趣的摔跤锦标赛

1965年4月,尽管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春寒料峭,但长春体育馆却热闹非凡。“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决赛”的横幅标语高高悬挂,万名观众眼睛齐刷刷地射向赛场入口处,两个重量级体坛名星满宝林、郭六登出场亮相,全场观众起立欢呼……

满宝林、郭六登分别是吉林省、山西省的跤坛宿将。满宝林比郭六登身材高大,但体重却比郭六登轻。他们是多次角逐重量级冠亚军的老对手,没料到这年又“狭路相逢”。平心而论,郭跟满的私交一直很不错,因此,郭六登每逢跟满宝林交手,总是拼不起劲来。谁知刚入场,当郭、满两人还在做交手前的准备活动时,突然广播里介绍说:“今天出场的两位跤坛宿将,将要投入决胜局的较量。一位是吉林省著名运动员满宝林,运动健将,全国冠军。去年也是在这里,同日本著名摔跤斗士交锋,他力挫群雄,保持不败记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话音刚落,体育馆爆发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满宝林频频挥手向观众致谢,显得那么潇洒自得。接着广播里介绍说:“另一位是山西运动员郭六登,运动健将,全国第二名。”空旷的大厅里响起了稀稀拉拉的几处掌声。郭六登听后,心里就有点不愉快。于是,郭六登暗下决心,今天我一定尽心拿下这个冠军!

决赛开始,前5分钟的角斗,郭六登以5:6负于满宝林。但郭六登暗暗叮嘱自己,不要慌,沉住气!脑子里却早谋算好对招。下半场的哨声一响,郭六登一猫腰闪电般地向满宝林的下身冲去,施了个山西的绝招――抱腿,迅即又用了一个漂亮的“压桥”动作。满宝林当即双肩着地,郭六登拼尽全身力量死死压住。按照自由式摔跤规则,一方把一方压倒,必须双肩着地时间满2秒才算获胜。此时满宝林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浑身乏力冒汗,悄声说:“六登,我输了,松手吧!”郭六登举头瞅瞅场上,附耳道:“别急,两边的边裁判还没有举牌哩!”直到两边边裁先后举起黑牌,并宣布“郭六登绝对胜利”才罢。当时的长春体育馆沉默数秒后,突然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事隔许多年,回忆起那场赛事时,郭六登感慨地说:“正是从那次比赛起,真正的竞争意识才在我心中生根!”

最为风光的散打角逐

在郭六登的运动员生涯中,最荣耀的赛事,莫过于1983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散打表演赛。那年,郭六登执教的5位队员代表山西出战5个级别的比赛,突爆冷门,囊括了5个级别的全部冠军。这场战绩,在全国体育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当时有全国17个省市代表队参赛。忆起当年那场赛事,郭六登禁不住神采飞扬:

老实说,那时我心里也有些胆虚,一是咱们山西队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二来我是领队、教练兼医生。本次比赛采取的是双败淘汰制。好多队压根儿就没有把咱山西队放在眼里,三轮比试下来,山西队出战的5位队员却都以高积分,全部出线进入决赛圈。决赛开始后,次轻级的刘玉福、轻量级的徐存科、重量级的赵正国3人先后上场,每人只用了七八分钟就获胜夺魁。这对后面上场的郭增鼓舞很大,他上场后,雨点般的直拳、勾替出击,连珠炮似的飞脚招招紧扣,手脚几乎同时着位,直到把对方打懵。

最后一个次重级冠军争夺是王波对李志明。李志明是广东队的散打名将,连续几年蝉联次重级冠军,在东南亚国家享有“小老虎”之盛名。山西队连连报捷后,李志明思想上背了包袱,双方一交锋,他就缩手缩脚。王波按照方案,凶猛的火力逼得李志明连连后退。李志明锐气受锉后,防线开始崩溃。王波见火候已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动用直拳勾拳侧拳飞拳等绝招旋风般地连环出击,越打越勇,越打越奇,而李志明只剩下缩头招架的份儿。王波仅用10分钟便把对方击败,拿下最后一个冠军。

最具风险的气功表演

1981年3月4日,郭六登随中国武术、硬气功团抵达英国首都伦敦。

由于这是建国以来的首次商业性出访表演,预售票早被抢购一空。一到目的地,全团人马就积极进行演出准备。

可就在寻找硬气功节目双风贯耳的道具材料时遇到了难题。这个节目的表演过程是这样,表演者侧卧躺倒,头下枕一至二块砖,上耳廓连同头部压三四块砖,再用铁锤砸,上下砖碎,人安然无恙。可是伦敦的砖,既小又厚,比国内的耐火砖还硬,不宜表演使用。广西的两个气功师见状直皱眉头。郭六登拿起砖头用手指弹了弹,果然发出轻脆的金属般声音,于是说:“不能上就算了,用别的节目替代吧。”没想到第二天,承包演出的老板指名要上这个节目,并说好多观众就是冲它而来的。郭六登说:“这个节目我上,就砸这个。”众人一看,原来是练手断石碑的条石,长70厘米,宽30厘米,厚8厘米,每块足有60公斤,并指定由他的徒弟关恩普掌锤。但关恩普一口回绝:“不是我不打,我实在下不了手,太危险了。”在这种情境下,郭六登不再为难徒弟了,转脸将此重任交给湖南气功师老赵执锤。

晚上,表演开始了。当郭六登泰然枕睡在石条上,上耳廓、头部又压了三块净重180公斤的条石时,全场异常沉静。这时,气功师老赵像戏剧演员一样,用舞步绕台兜了一圈,而后在舞台中央站定,只见他双手抡起18磅大锤在空中绕了个弧,随着“咣”地一声,锤到石碎。石头是碎了,但郭六登却卧地不起。掌声停止了,场上一片死一般的沉静,团长也惊出一身冷汗。团员们都傻了眼,当郭六登的徒弟关恩普带着哭音去喊师傅时,郭六登猛然一个鲤鱼打挺腾身立起,全场观众再次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马耳他是此次中国武术、硬气功团出访演出的最后一站。当初的动因是冲西欧十几个国家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召开的例行峰会而来的,目的是通过表演求得更多的邀请。

外国人对中国硬气功兴趣强烈,于是郭六登精心准备了9个节目:宝塔开石、铡刀跺身、项卷钢筋、腹卧钢叉、颈项卧刀、大绳锁颈、银枪刺喉、胸前劈刀、钉板开石。当全团人马驱车赶到瓦莱塔广场时,才发现马国为表演团准备宝塔开石的几块石头长度不足,厚度有余。

按宝塔开石的石头道具要求,长不得低于l米,厚不能超过20厘米,但摆在面前的石头,最薄的也有31厘米厚。要知道,宝塔3层开石是由3个人叠摞组成,每个人的肚子上压一块石头,掌锤一层一层开砸。石头太厚,或长度不够,既无法置放,又失去了观赏性。离演出还有一个多小时,团长面有难色。

郭六登说:“团长,我看这样。铡刀跺身、宝塔开石两个节目取消,加演游锤贯顶。”气功师赵继书一摊手插嘴道:“问题是没有石头呀!”郭六登大声说:“有,今天我就顶这块最大的石头!”团长说:“六登,这块石头就是放在地上,几十锤子也不一定能打开,我们要为你的安全负责!”郭六登笑着说:“我上有老母,下有孩子,孝母养小的责任还没尽到,我怎能撒手离开这个世界呢?大家要相信我,我若没有金钢钻也绝不揽这个瓷器活儿!”

大家被郭六登慷慨激昂的言词说动了,有人问道:“这块石头多长多宽多厚多重?”郭六登说:“长69厘米、宽68厘米、厚40厘米、重300斤左右。”团长说:“不要用锤砸,先让他顶到头上试试看!”郭六登兴奋地笑了,“行!”遂迅速拿一块毛巾挽了个圈垫在头顶,招呼四五个后生将石头架上来。他头顶巨石从容地踱了几步站定,顿时,全团员工鼓掌示贺。

出访表演在瓦莱塔地中海礼堂举行。游锤贯顶的表演开始了,郭六登头顶巨石挺然屹立。气功师赵继书、关恩普站在高高的桌子上,抡圆18磅大锤,铆足劲儿轮翻猛砸。礼堂播音员开始喊数“一锤、两锤……”打到50多锤了,巨石纹丝不动。

于是郭六登当即指令赵继书:行十字锤四面开打!气功师赵继书、关恩普继续挥舞大锤,猛砸不止。当砸到第118锤时,“哗”的一声顽石终于碎裂。随着碎石落地之声,马耳他人沸腾了,他们纵情跳跃放声欢呼,许多人把帽子高高抛起。不少人上台拣几块碎石头作留念。许多人伸出大拇指高叫:“妙极了!”“了不起!”更有的集伙狂呼:“中国!伟大!中国!英雄!中国!真功夫!”

谢幕结束后,参加峰会的西欧各国大使都要求郭六登签字留念。晚间的宴会上,明托夫总理还特地来到中国客人桌前,向中国武术、硬气功表演团敬酒,表达马耳他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如今78岁的郭六登回忆说:“当年国外访问演出的日子里,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沉浸在一种被尊重、被拥戴、被赞美的暖流里,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自信和荣光,真叫人难忘啊!”

(责编 王兵)

上一篇:不见炊烟 第12期 下一篇:华裔沈比利 第一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