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 积淀 超越

时间:2022-07-15 10:23:24

十年前,对于我这个出道时日不长的年轻教师来说,什么都是挑战,我有理想、有追求、也有行动,我踏着新课改的步伐一路奔跑,每每有执教公开课的机会,我一定是全力以赴。虽然如今看那时的课有多么的不成熟,想法有多么的稚嫩,但那时也算是费劲心力、着力打磨。而后,每当再次拿起自己曾经深度思考过的课时,总觉得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平移和旋转》一课便是如此,从九年前的第一次公开执教,到后来的几次打磨和再度执教,我的实践不断,我的思考不断。

一、引入,不在花俏更在贴切

2003年的教学设计是以“陀螺、汽车、缆车、自制玩具风车、直升飞机、电梯”为感知材料导入的。但这些所谓生活中的例子都或多或少受到物体运动特殊性、复杂性的干扰,体现不出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征。如汽车前行时车轮的运动实质上并不是纯粹的旋转,自行车的前行也不是纯粹的平移;同样的现象还有如直升飞机、溜溜球……

2010年10月,在我校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海门论坛)上,学校的黄老师再次执教这节课,我们又研讨出了另一种引入,就是用学生最熟悉的铅笔作为学习工具导入,在引导学生让铅笔动起来的基础上,用课件出示六枝铅笔的运动,其中有三种平移、三种旋转(如右上图)。以铅笔运动为感知材料是单纯的平移和旋转,这样的感知材料有利于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征,解决了我一开始碰到的问题,但同时又碰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铅笔虽然是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铅笔本身并不运动,让铅笔运动起来是教师提出的要求,并不是学生的内心需要,没有让学生产生自发的学习内驱力。所以又留下了遗憾。

当年11月,我应邀在杭州“千课万人”展示活动中上课,我决定重新思考这课。因为浙江学生用的是人教版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在当时只能安排在二年级执教,学生又小了一岁,所以我在选择导入内容时,考虑一定要更简洁明了、更好玩,于是我就想到了用学生身边比较常见的两种玩具——华容道和魔方导入。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来把玩这两种玩具,从而引出“移”和“转”这两种运动,然后再转到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素材进一步探究。这样的引入显得非常自然而贴切,也一下子扣住了平移和旋转的本质。比之于黄老师的设计,我认为这样的引入对于如何导入平移和旋转这一课题更有意义,因为让学生现场演示铅笔不同的运动方式本身在生活中意义不大,同时学生演示的运动方式也不一定是非常规范的平移和旋转,还有滚动;而从学生喜欢玩的华容道与魔方入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课堂切入快而准。

2012年3月,在常州举办的教育家论坛的课堂展示中,我同样选用了这样的引入,学生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扣住了学生的学习心向。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课堂的开头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贴切——能直抵学生的内心。

二、难点,不是规避而是暴露

如何数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难点,一般会有这样两种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一种是从点、线再到面,慢慢研究数平移的方法;一种是有意突出平面图形中的某个点,试图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在九年前的设计中,我就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船上两只鸟,蓝鸟和红鸟,它们在不断争论谁走得远。我试图通过故事的推进让学生想到数对应点的方法,在争论中明白蓝鸟和红鸟前行的距离是一样的。但这样直观的情境导入,还是无法让学生自觉地想到,看一个图形的平移的距离,只要看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

2010年黄老师在用这个思路试教时,听课的师傅张兴华、师兄张齐华也否定了这样的思路。同时,大家也很纠结:“两鸟争辩”学生不明白,“点线面步步为营”学生不“上当”,运用多媒体故意突出某个点的“暗送秋波”学生不领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眼中有“点”呢?这时张兴华老师说:“要还原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抓住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在张齐华老师的智慧相助下,“以数铅笔图的平移作为引子,以数房屋图的平移暴露学生的思维”的教学主线由此产生。

在几次的尝试后,我最终选择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首先研究铅笔平移了几格(如上图)。课中有的学生把细长的铅笔抽象成了线段,数线段平移了几格;有的学生则只看铅笔头上的一个点,数点平移了几格。在学生直接看图得出“铅笔是向右平移5格”后,教师说:“好,那让我们再一起跟着电脑来数一数。”

接着研究房屋的平移情况(如上图)。学生在独立思考后,他们会出现2格、4格、6格这样几种答案,接着教师让这样几种答案的学生代表分别上台来说一说、指一指自己是怎么想的。2格的学生数的是两个房顶中间的空格,4格的答案也能很容易地看出来,就是数墙壁之间的空格。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所以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难点。在此交流的基础上再用电脑演示正确答案,得出数对应边和数对应点的方法。

三、内容,不仅深入更要浅出

九年前的设计,其实在平移本质的理解上我是欠缺的、肤浅的,因此,教学设计也比较简单、内容比较单薄,对于数平移距离的方法更多的是告诉。随着研究的深入,我理解到:如果原图形中任意一个点到新图形中相对应点的连线方向相同,长度也相等,这样的全等变换就称之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比如,如果三角形ABC运动到新的位置,成为三角形ABC,分别连接A、B、C和它们的对应点,有三条线段AA、BB、CC,这三条线段方向相同,长度也相等。由此可见,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那么,平移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即图形中任意一点平移了几格。

几次的执教中,我都觉得房屋图平移的这个环节花时太多,学生感觉难、感悟不到位,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感到困惑。这时,我再次拿出教材反复阅读比较,我发现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上是有层次的,教材中的三幅图(如上),第一幅图“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这里是直接给出结果的,然后让学生根据结果推测其中的方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来思考方格图中金鱼和火箭图“向( )平移了( )格”。

上一篇:过一种轻松而快乐的生活 下一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