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总裁魏明:超级IP应该综合开发

时间:2022-07-15 07:51:33

优酷总裁魏明:超级IP应该综合开发

记者:一个超级lP应该怎样开发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

魏明:所谓IP是对作品的继续包装,同一部电影、电视剧、小说或话剧等,拥有多种品牌形态和开发模式。IP炒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概念炒热,现在业内已经将产品化思维不断融入内容的开发。另一方面是价格炒热,一个超级IP在继续开发之前,成熟条件是其另外的某种形态一定得到广泛认可。

世事无绝对,每一次开发是“变热”还是“变凉”无人保证,关键在于每一个开发环节,是不是加持和激发它的新价值。目前优酷正在播出动漫《秦时明月》,9月份上线同名游戏,12月上档同名电视剧。从动漫、游戏再到电视剧。我们利用每个产品形态在每个环节上的呈现来促进IP的成熟。未来,我们会看到,所有的IP开发都是综合开发,一定不是只做其中一项。比如“网剧+电影”的模型会成为新的商业开发模式。

记者:从版权采购角度讲,优酷更倾向于购买什么类型、特点的影视剧?是一开始就考虑其能否进行多维开发,还是只关注剧目本身?

魏明:当然是购买热剧。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都市情感、青春偶像,比如《虎妈猫爸》,能够引起都市人的话题和共鸣,并具有很好的商业开发机会;一类是类似《花千骨》《秦时明月》等偏向年轻受众的题材。每一种类型都会聚集一类观众,并有特定的消费习惯。比如《秦时明月》,它不靠生活中的物质衍生品获益,而是依靠衍生游戏。

客观上,优酷自身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支撑系统,包含行业内每个导演、编剧及制作公司的所有分析数据,并可进行打分排序,从而进行评估取舍。主观上,在采购初期,我们分配专人审核剧本、观察拍摄现场,较早感知和预判整部剧的未来走向。比如即将推出的《咱们相爱吧》,我们觉得有可能成为现象级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尝试或试错后,用几个案例来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和方案的价值。

记者:你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魏明:其实互联网是把创作价值、内容的人或机构和消费这些价值、内容的人有机、快速链接起来。这是互联网最有魅力的地方。目前,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在以固一种思维方式,服务他们的受众群。比如采购剧方面,过去形武单一,一年采购多部,互联网平台整理分发给观众。现在和未来,很多自媒体已经成为创造者,颗粒度变小并广泛延展。

记者:在8月6日优酷土豆生态大会上,优酷更新网站衡量指标,将播放量改为播放时长。为什么?

魏明:TS(用户访问时长)标志着多少观众在这个平台上消费了多少时间。以人的时间为例,他分配24小时的方法。决定了其处在何种地位和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一个产品、一个行业占据用户有效时间的长短,是其最重要的一个资产标志。

每一种媒体平台都有特定场景。并在合适的场景内拥有固定观众群。目前,广告主敏感度在VV(视频播放量),广告位置卖的最好的是前贴。但商业和视频的接触越来越大,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将产品影响深度延展至外链。即使播放量低一点,但用户观看时长长。那么产品挖掘空间就足够深。所有衍生品的开发。游戏的换转和消费品的边看边买,都和时长有紧密关系。

记者:目前PGG做的网剧成本小、体量小,题材以搞笑居多。在《万万没想到》之后。何时能再现“现象级”剧目?

魏明:优酷一直提倡建立生态系统。过去几年对他们培养是从零到一,缓慢发展,现在是从1走到N逐步发展。PGC用户最初的成功从喜剧开始,这是趋利避害的做法,谁也没有胆量初始阶段就花费一个亿去试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公司都是靠小步快跑的方式去历练团队。《万万没想到》只是其中一个品类,但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新的品类。其次如之前所谈,传统影视剧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他们未来所能做的品类会丰富,比如涉及美容、旅游、食品等。

从制作精度讲,PGCR是一个灵活的机制,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品类逐渐增多,一定产生优胜劣汰。具体谁能拔得头筹,不好断定,因为这是2.0时代。

记者:对于网动,你预测未来会出现哪些新的形态?

魏明:现在电视台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在电视台“热火朝天”。互联网没有丝毫反应;反之亦然。过去行业内各自为战,没有意识到融合的重要性。慢慢地,大家发现电视台与互联网的观众具有交叉和重叠性。甚至电视台的工作者也是网民。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再与互联网“绝缘”。

未来,优酷也会与电视台共同开发和制作电视剧、电视节目。当你拥有的观众群越来越大,随之你也会更加了解观众群的认知和需求。联合制作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或者控制力,而是凸显合作理念,促进行业合理、有序发展。

上一篇:基于地方院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下的创建开放... 下一篇:对话《二胎时代》总监制滕华涛 不做电视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