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法治江苏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时间:2022-07-15 07:16:24

确保法治江苏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法治江苏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在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法治江苏建设是平安江苏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对平安江苏建设的升华,有利于巩固平安江苏建设成果,使平安江苏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几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健全组织机构、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法制教育、落实法治惠民,摸索出一套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具有自身特点的区域法治建设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委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冲击,各级党委、政府都将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经济方面一旦出现了大的滑坡就必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各种不安定、不确定因素将进一步增多,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法治江苏建设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顺势而为,紧紧围绕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拓宽工作思路,确保法治江苏建设的力度不减,在全国领先地位的目标不降,努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领导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干部的头脑,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才能使他们在决策时了解法律,遇到困难时严格依法办事。领导干部对待法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待法律的态度。领导干部不依法办事,不仅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会阻碍法治江苏建设工作的推进。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制度,积极推行并实施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核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总结如皋市将干部述法考评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考核内容的经验,大力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学法、守法、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是让法治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法治江苏建设带来的实惠。法治江苏建设一定要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总体上突出抓好干部和群众两大群体,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活动安排要围绕服务大局来谋划、思考,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要继续坚持法治惠民办实事工程,让群众享受法治:积极创建各类法治中心,让群众看到法治: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让群众体验法治;广泛开展执法评议活动,让群众参与法治:不断加强和完善司法救助措施,让群众受惠于法治。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活动,让法治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充分体现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三是切实加强法治江苏三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法治江苏建设的三项重点工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阻力,我们都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这三项工作。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检验法治是否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价社会是否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准。加强司法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全面加强各项司法工作,努力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群众利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落实司法保障,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贯彻司法为民理念,推广法律援助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设立司法救助基金,让全体人民群众平等便捷地享受到司法资源。当前,要着力在破解执行难、规范自由裁量权、解决执法不公等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

四是进一步加强法治江苏建设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针对法治江苏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要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不但向各级领导了解情况,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做到全面、系统、深入、具体地反映客观实际;不仅到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去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还要到困难比较大、经济比较落后、群众意见比较多的地方,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要多总结基层经验,对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善于把基层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理性概括和系统归纳,形成法治江苏建设的经验体系。要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法治建设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法治城市创建、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涉及市、县工作的全局,没有成功的套路和固定的模式,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推进发展。要深刻领会中央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间的内在关系,了解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进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上一篇:为了农民的微笑 下一篇:加快文化泰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