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江津白沙的邓家

时间:2022-07-15 04:58:04

那年,姑姑从成都来深圳,要从香港飞台北。

吃早餐时,姑姑聊起过世多年的祖祖,说当年看电视剧《红楼梦》,祖祖忽然发言:“我小时候,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排场。”姑姑说着,笑起来:“你祖祖的祖辈做过清朝一品大员,当年家里也是奴婢成群,你祖祖着实过了些好日子。但是后来就不行了,贵族小姐开始当老妈子,伺候一大家人,包括你。”

我说:“祖祖过过好日子,见过大场面,解放后接受政府改造自食其力,体会劳动人民自豪感,晚年高寿儿孙满堂,简直就是完美人生啊!”

姑姑骂我乱说:“你祖祖后半辈子辛苦。”

我是祖祖带大的。

祖祖是四川话里曾祖母的意思。我从小跟着祖祖长大,只看见她瘦,肤白,一头银发永远梳得一丝不苟。祖祖见不得拖沓,自称任劳不任怨,累了就会骂人,骂得最多的是我的叔公叔婆,也就是她的独生女儿和女婿。祖祖嗜甜,偏她唯一的女儿嗜辣,这让她多有不屑之色。祖祖爱在泡菜坛子里泡头,加糖,吃时用白地红花镶金边的瓷碟盛起,象牙筷子碰到瓷碟时,声音清越好听。

祖祖出身江津白沙邓家。我没有去过祖祖的故乡, 但邓家的家族谱系,散布海内外包括台岛的亲属,姑姑了解得最清楚。姑姑在 1990年代去台湾,就见过邓家在台湾的亲属。

我上大学时,宿舍有位同学来自江津白沙,她的父亲时任江津白沙聚奎中学的校长。那时不觉彼此间有何关联,多年后才知道,聚奎中学的创始人是邓家先祖――祖祖的祖父的祖父邓石泉,于 1880年在白沙黑石山建成聚奎书院。

邓家历代仗义疏财,家产大多用于捐资助学。1938年,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为躲避战乱来到江津,结识了邓鹤年和邓燮康叔侄,此后的生活一直得到邓家资助。1940年 10月 2日,时值聚奎中学 60周年校庆和邓鹤年 70寿诞,陈独秀在聚奎中学鹤年堂为师生做了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并亲笔题写“大德必寿”和“寿考作仁”相赠。“大德必寿”四个字刻在黑石山鹰嘴崖,保留至今。

1942年 5月 27日,陈独秀逝世于江津鹤山坪石墙院家中。邓家叔侄打理了一应丧事,捐赠了衣衾棺木和江津西门外的邓家家产康庄前坡为墓地,厚葬陈独秀先生。下葬时,特务盘问邓燮康:“国难之秋,你带头为中共之父送葬是什么意思?”邓燮康说:“我不管啥子党啥子派,一个爱国者客死于此,我敬仰他的人格和道德文章,身为本地士绅,怎忍看他陈尸于室!”1943年元旦墓道建成,邓燮康主持揭碑仪式,当时揭碑的是邓燮康 12岁的大女儿敬苏和 11岁的二女儿敬兰――祖祖的这两个堂妹,敬苏后来是著名演员,参演过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一次演出后受到接见,总理还特意问起邓家人的近况,让她惊叹总理记性之好;另一位堂妹敬兰是西安四军医大的教授,后来因缘际会结识了陈独秀的孙女陈红,由此引出 2008年陈红与邓氏姐妹在江津的第一次聚首。

那时候,祖祖已过世十多年。祖祖经历过腿脚烫伤、骨头摔伤、卵巢瘤手术以及其他无数大大小小的病痛,有惊无险地活到了 1990年,享年 90岁。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每年国庆假期,邓家人都会在江津白沙聚会。今年国庆,姑姑在朋友圈刷屏,我在她发的照片中看到了祖祖的几位堂妹,还看到了祖祖的堂弟邓若曾,对,就是当年带领中国女排三连冠的那位排球教练。

姑姑发的照片中,有一张是家族聚会的上百人大合影。背景是白沙邓氏祖屋的祠堂,灰色石牌坊两边刻着邓家的家训: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

上一篇:南北朝的意识形态之争 下一篇:秀才叮嘱他的后代:读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