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专家与妈妈面对面

时间:2022-07-15 12:38:27

秋季腹泻,专家与妈妈面对面

家长扫盲

秋季腹泻有何特征?如何确定宝宝患了此症?

1.相较于其他腹泻,秋季腹泻起病更急,初期还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一些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高达数十次,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出现脱水症状,如明显口渴,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易发群体:6个月~2岁宝宝

专家声音

近两年来,秋季腹泻仍是秋冬季的高发疾病,来医院就诊的比较多。但有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类起病原因:一类为由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上消化道症状,另一类则是因过敏而引发的腹泻。后一种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中。这与目前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都有关联。

第一类腹泻发病早期会被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感冒症状,如咳嗽、发烧、呕吐之后发生腹泻。这是较为传统的。而第二类,常常发生在过敏体质的宝宝身上,比如宝宝对蛋白质过敏,对牛乳蛋白过敏等,由于过敏而引发,其特点为腹泻时间长,肛周容易发生湿疹,甚至合并病毒感染而加重等。

治疗腹泻,预防脱水是第一要义

在腹泻的护理和治疗中,最为可怕就是脱水,因此目前普遍关注如何预防脱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即ORS)。各大医院药房都可以配到。

如何给宝宝补液呢?

一般轻、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应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开始服用时每次5~10毫升(相当于2~4小匙)为宜,每隔3~5分钟喂一次,少量多次口服可以防止发生呕吐。倘若宝宝发生呕吐,家长也不必紧张,应继续给患病宝宝服用,力争在6~8小时服完。以后可根据腹泻程度继续服用,直到痊愈。

护理&治疗:谨防这些误区!

误区:不吃。

正解:秋季腹泻对宝宝最大的威胁是水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此时宝宝身体比较虚弱,及其需要养分补充。因此,不主张不吃,可以注意少量多餐,并让宝宝多喝水,必要情况下,口服补液盐。

如果吃母乳的宝宝,母亲需要吃得清淡一些。人工喂养的宝宝将奶粉调稀,冲淡,以适应腹泻宝宝的,或者选用完全水解蛋白质的奶粉。这些方法都是减轻宝宝消化道的负担。

误区:防脱水多喝水。

为预防宝宝脱水,应于腹泻开始时就补充电解质溶液,但非简单地多喝水,若过量喝水反而会引起水中毒。

误区:用抗生素好得快。

正解:切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万能的,必须合理应用。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通常患者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无须使用抗生素。只有当脱水严重时,才需及时输液补充液体。

误区:一开始就用止泻剂。

在发病早期就用止泻剂对宝宝身体不利。“拉肚子”也是一种身体保护的机制,是一个排毒的过程,不要过早使用止泻剂。你需要让宝宝的身体保持平衡,重要的是防止脱水,可以让拉一次补一次(ORS,即口服补液盐)。

除此之外,蒙托石粉可对宝宝的胃肠道黏膜起到加强和修复的作用。双歧杆菌(益生菌)制剂可以帮助调整肠道菌群的紊乱,有利于治疗腹泻。

贴心提示:在服用益生菌时,不要用开水冲,也不可与抗生素同时服用,要间隔服用。这是因为抗生素会使肠道菌群紊乱。

误区:种过疫苗就OK。

正解:宝宝抵抗力不同,外加轮状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疫苗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目前疫苗的覆盖率为60%~70%。这也是少数宝宝服用了疫苗后,仍患秋季腹泻的原因之一。

误区:“秋季腹泻”就是秋天有。

正解:秋季腹泻在全年都可能发生,只是秋季为高发期而已。家长不可放松警惕,宝宝一旦出现腹泻,最好先带着大便到医院化验,然后再对症护理。

给妈妈的护理建议:

沉着冷静很重要。得了腹泻,宝宝比较痛苦,寝食难安,病程长。不要因为宝宝患病就手足无措了,一旦你慌乱了,就一切乱套了。保持心情,多陪宝宝玩耍,分散宝宝注意力。

频繁腹泻必然导致缺水,因此需大量口服补液盐,随时补充,这点不容忽视,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保暖尤为重要,受凉只会加重病情。

注意卫生,这点必须着重强调。所谓病从口入,加之宝宝抵抗力比成人要弱得多,所以卫生情况更要注意。

妈妈们的民间治疗方法

@仔仔妈(陕西西安):秋季腹泻多伴有呕吐,用生姜片贴在肚脐和脚心的涌泉穴上,可以起到镇吐作用。我用过此法,确实有一些效果。

@红娜(上海):腹泻时最好用柔软的纱布擦洗宝宝屁屁,再涂上一些凡士林或芝麻油或茶油,保护宝宝娇嫩肌肤。

@我家有个白嫩派(江苏南京):500毫升水+白糖一小勺+细盐一小撮,煮沸后便是一杯自制口服液体了。可以和药店买的口服补液盐(ORS)媲美,效果很不错!

@苏小小(广东深圳):从邻居那里学来的止泻妙招:将盐炒热或用微波炉加热,用纱布将热盐包好,放在宝宝肚脐上热敷,一次10~15分钟,一天2~3次,注意温度要适中,省的烫伤宝宝皮肤。

@优优妈(湖北武汉):有个亲戚是老中医,他告诉我如果腹泻时间过长,可在每顿餐前可吃一小片烤糊的馍片,这在医学上又称为“碳末”,是中药的一种,可吸附细菌及毒素,使其排出体外,起到收敛和清洁肠道作用。优优用过此法,是经过验证的,妈妈们可放心使用。

专家点评:

√口服补液盐仍是首选哦,比例更加标准。

√对于有湿疹的宝宝,不建议涂凡士林,而应使用抗过敏护臀膏。

专家推荐:居家自制食疗方

1.盐米汤:米汤500毫升加食盐2克,让宝宝当开水饮用。

其中含有淀粉、植物蛋白质和电解质。在疾病早期,若加入糖会产气,由于淀粉本身就可转化为糖,因此不必加糖。

2.焦米汤,又名糊米水:把米炒焦、炒糊,加水、盐,可以帮助肠道收敛。

《为了孩子》提醒:

来自民间的治疗方法的确有很高的实用性,但针对宝宝的不同情况,你仍需仔细观察和甄别,不可盲目随意采用。如碰到宝宝超过38℃的发热、腹泻次数与量明显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眼眶凹陷等任意一项,应立即就医。

秋季腹泻 预防为首

为了减少秋季腹泻侵袭宝宝娇嫩的身体,请家长谨记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宝宝餐具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少食用生冷瓜果。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的空气,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公共场合,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家长下班或外出到家,要先洗手更衣后再亲近宝宝,以免把外面的病源传染给宝宝。

3. 护理得当:夜晚睡觉时要避免宝宝腹部受凉,天气干燥要多喝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从冰箱取出的东西要彻底加热后再给宝宝食用。

4.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使宝宝得到更多的免疫球蛋白,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接种疫苗:目前认为可能有效的是轮状病毒疫苗。

专家简介:

刘海峰,上海儿童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医师,擅长:大肠内镜诊治小儿肠套叠疾病、内镜钛夹技术治疗难治性小儿肠息肉病、大肠镜辅助诊断小儿巨结肠症、大肠镜诊治小儿旷置结肠炎、胃肠镜小儿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内镜下小儿肠膜式狭窄及闭锁切开术、胃肠镜小儿消化道难治性异物取出术等临床工作。

专家门诊: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下午

特需门诊:星期五下午

上一篇:别以为你在“耐着性子” 下一篇:产后洗护,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