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弃耕地再利用种植作物技术

时间:2022-07-15 11:00:03

一种盐碱弃耕地再利用种植作物技术

摘 要: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该技术针对盐碱无法排出、传统改良措施又不适宜,导致盐碱地被弃耕的问题,提出一种盐碱弃耕地再利用种植作物的方法,以改善盐碱弃耕地上作物生长的环境。

关键词:盐碱弃耕地;客土;秸秆腐熟物;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S15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7—0050—01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目前,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为10亿hm2,其中我国盐渍土面积约为3 460万hm2,耕地盐碱化760万hm2,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 %、40 %和8 %[1]。盐碱危害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土壤盐碱化的蔓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积极的治理措施,势必将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盐碱地作为一种生态资源,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盐碱改良,各种盐碱地改良技术相继出台,如巴基斯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风险小的改良技术,即播种前对种子做前处理—浸种,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作物在不良土壤条件下的生长,它是一种允许在发芽前进行新陈代谢(生理和化学),但不生长胚胎的受控水合过程和再干燥过程,此技术提高了盐碱地种植小麦的产量。

在我国尚有80 %左右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的盐碱地,大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积极创新和研制的专用于土壤改良的技术产品已投入市场,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我国市售的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康地宝、施地佳及各种盐碱地复合肥,如丹路微生物有机肥等。并有各种改良技术在不同地区使用,如“盐碱地之都”的新疆大多采用竖井,宁夏采用“滴灌+垄作+覆膜”的技术模式[2],分别建立了采用淡水、咸水滴灌技术,利用了在盐碱地的技术体系。还有江苏省大丰市利用天然海水在新围垦的海滩上种植耐盐海水蔬菜[3]等。但是,由于市售的商品价格比较高,品种相对较少,故没有得以普及推广应用,而传统的改造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抑制土壤的盐碱化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开发、改良与利用盐碱弃耕地,预防次生盐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技术方案

2.1 客土+棚膜隔离

在原盐碱地上,挖30 cm×30 cm(深度×宽度)的槽穴,槽穴内部四周和底部用棚膜与周边盐碱土进行隔离,穴内填充客土,填充高出地面20~30 cm。覆膜,滴灌灌溉。

2.2 客土+秸秆腐熟物+棚膜隔离

在原盐碱地上,挖30 cm×30 cm(深度×宽度)的槽穴,槽穴内部四周和底部用棚膜与周边盐碱土进行隔离,穴内填充客土+秸秆腐熟物的混合物,填充高出地面20~30 cm。客土混以秸秆腐熟物,覆膜,滴灌灌溉。

2.3 无土栽培+棚膜隔离

在原盐碱地上挖30 cm×30 cm(深度×宽度)的槽穴。槽穴内部四周和底部用棚膜与周边盐碱土进行隔离,穴内填充基质(风化煤+炉渣+粉煤灰的混合物或珍珠岩+蛭石+细沙的混合物),覆膜种植,滴灌灌溉。

2.4 客土+秸秆腐熟物+炉渣隔离

在原盐碱地上,挖30 cm×30 cm(深度×宽度)的槽穴,槽穴内部四周用棚膜与周边盐碱土进行隔离,底部铺10 cm厚的炉渣隔离,穴内填充客土+秸秆腐熟物的混合物,填充高出地面20~30 cm。客土混以秸秆腐熟物,覆膜,滴灌灌溉。

3 技术步骤

3.1 槽穴处理

可根据实际地形来确定槽穴长度,在槽的底部沿长方向稍有坡度,在槽底的低凹处设计一出水口;在槽穴的出水口一端修建排水槽;在地头挖一回水池,使槽穴中的多余水回流储藏于回水池中;在槽穴底部及其四周采用棚膜覆盖将盐碱弃耕地与基质进行隔离,或在槽穴底部铺8~10 cm厚的炉渣,四周用棚膜将盐碱弃耕地与基质进行隔离。槽穴间距为50~70 cm,将这部分盐碱土表层约5~10 cm处用秸秆腐熟物进行替换。

3.2 填充基质

适宜该方法的基质为珍珠岩、蛭石、细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比例为1︰1.5︰1~2︰1.5︰1;炉渣、风化煤、粉煤灰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比例为1︰1.5︰1~2︰1.5︰1;客土和秸秆腐熟物的混合物,比例为1︰1~2︰1,客土以填满槽穴起垄为宜。分别将上述基质填充到不同的槽穴内。

3.3 施入肥料

种植作物前往槽穴内施入复合肥和二胺29.9~37.5 g/m2;在作物结果期追施尿素和二胺两次,每次追施量为15~22.40 g/m2。

3.4 设置滴灌带

铺设滴灌带,进行滴灌灌溉。在作物种植时进行起垄铺膜种植。

参考文献:

[1]刘 宏,刘剑钊,闫孝贡,等.盐碱良与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12,(2):20—23.

[2]李 茜,孙兆军,秦 萍.宁夏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10808—10810.

[3]沈建华,刘文斌.大丰市盐碱土上做强高效农业[N].农民日报,2009—02—16.

上一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