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时间:2022-07-15 09:30:48

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理论、以非结构团体咨询的形式尝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对公开招募的12名大学生进行11次团体咨询活动,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团体活动成员自我定评量表对成员实验前后进行评估。结果①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发现,大学生实验前后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因子上有差异,②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检查发现,大学生实验前后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等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③通过自编的《团体活动自我评定量表》调查发现,团体成员都认为自己比在参加团体前变得更关怀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更信赖自己、信赖他人,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结论①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尤其在人际交往和焦虑方面有效果显著。②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能改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基本态度和某些行为,但对比较深层次的人格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大学生;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教育实验;心理健康

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结构式与非结构式之分。非结构式指团体在进行过程中没有规划好的确定的内容,内容根据成员在团体进行中的反映来决定。团体咨询非常适合青少年。它的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同龄群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有报道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效果。当事人中心治疗团体强调,团体领导者要为团体开创与维持一个充满真诚、尊重的同感的气氛,以使组员内在所拥有的丰富潜能得到现实的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在当事人达成此目标前,他们必须先除去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面具;当面具去除后,从虚假的背后所凸显出来的应当是一个不断自我实现的人。这样的人对经验采取开放的姿态,能够自我信任,对自己负责,乐于继续成长。这样,当事人就更能克服目前与将来所要面对的问题,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且能自我实现的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12名分别为来自于某重点大学一、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成员者中6名女生,6名男生,成员的平均年龄为19岁,为正常健康人群。

1.2 实验工具

1.2.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此量表由Derogatis,L.R.编制,上海铁道医学院修订,为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不需要效度检验。90个问题中包括反应心理健康程度及心理问题类型的10个因子。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0分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

1.2.2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简称TSCS)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是由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而成,本研究使用的是由台湾林邦杰于1978年修订表。修订后的量表由70个题目组成。该量表共含10个因子。其中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自我总分为正向因子(共9个),即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好,与之相反,自我批评为负向因子,即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差,自我概念越低。该量表在国内广泛运用在自我概念测评方面。本次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为0.8694,斯皮尔曼一布朗(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9656。

1.2.3 团体活动成员自我定评量表为自制量表,目的在于了解被试者在研究结束后,对自己在参加团体后的变化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10个评定尺度,假定成员在参加团体咨询之前各项起点均为“0”,实验结束后,由各成员自己评价自我参加团体咨询后所处的状态,由-5分到+5分。此外,每次活动还要求成员记日记,以此了解成员心理变化。

1.3 程序本研究公开在某重点大学招募自愿者,经过面谈、测试筛选12名成员进入团体,共进行11次辅导并进行追踪观察。每次间隔1周。

2 结果

2.1 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因子上有差异;其中,忧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为差异性十分显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团体的大学生成员经过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治疗后,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焦虑方面有显著性效果。

2.2 实验前后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变化。

可看到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道德自我、心理自我的社会自我等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自我总分也呈显著性差异;其中,自我认同、自我满意、社会自我的自我总分为差异性非常显著。

2.3 实验前后团体成员自我评鉴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团体领导者要求参加团体咨询的成员填写《团体活动自我评定量表》,评价参加团体咨询后自己所处的状态,初始状态为0分。统计结果。

参加团体咨询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有了积极的变化,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在参加团体前变得更关怀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更信赖自己、信赖他人,更了解自己的他人,比没有参加团体前更开放、更自由自在、更有责任感。

3 讨论

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忧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为差异性十分显著。说明团体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帮助,尤其在人际关系的焦虑方面。

成熟的自我概念,健康的自我形象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内在体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感的追求,强烈要求独立。在自我概念确立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开始走向成熟,但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矛盾冲突,如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冲突,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交往需要和自我封闭的冲突,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冲突,个人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冲突等。付吉元所做的《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也得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中度正相关。

上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焦虑... 下一篇: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孤独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