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时间:2022-07-15 07:48:59

教会学生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摘要:作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是作文最基本的言语积累,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作文语言和素材积累的有效补充,加强仿写、扩写、续写是训练学生学会表达的有效手段,积淀生活历练是抒写作文情感的基础,教会学生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作文;语文;教学;归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5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界定,充分揭示了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那么,什么是作文呢?笔者认为: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达到独创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的言语表达过程。著名作家巴金说:“我们写作,只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由此,不管是现代语文教育,还是古代语文教育,让学生学会言语表达,会写一篇文章,是语文教育的必然经历,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明白语文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用什么东西来教,让学生最终达到什么样的语文学习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作文对语文教育工作、对学生语文学习、对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作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作文步入有机的教学情趣中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言语积累

我们从踏进学校的那天起,就在不断的积累语言,不断的学会表达,不断掌握积累语言和学会表达的方法。语言文字好比构建房屋的砖瓦,是基本的建构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像准备足够的砖瓦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习者长期不懈的积累;作文就是运用所积累材料来进行独创性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即组词、炼句、构段等。语言材料积累多了,积累丰富了,架构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就有了构建作文的基础,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语言表达的能力。而在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又是最基本的积累途径。不管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离不开教学的形式,所不同的是古代教育面对的对象比较单一,采用相同的教材,不分年级进行教学,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学生会读、会背、会写文章,于是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教师只要教会学生背诵教材篇目及内容,训练学生应试的能力即可,作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现代语文教育面对的对象比较复杂,年龄比较接近,在一个班级里授课,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施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积累个性化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发展学生智力。因此,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自己也必须会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学会语言积累。

2.指导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言语积累方式,学生个性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有效补充。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就广,训练学生写作时,笔下就会生花,文章就会写得好,这样看来,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必要补充。

因此,学生要有良好的写作,会写一篇好作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丰富阅读量,形成个性化阅读习惯,有效积累作文言语表达的材料和文字。

3.加强学生“仿写”、“扩写”、“续写”训练

近年来,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在文章的“新”、“奇”上下功夫,却忽视了学生的仿写活动,有的甚至认为学生的仿写就是作文抄袭。其实学生作文既是一种智能活动,也是一种技能活动,人在掌握语言技能的最初阶段,是要借助于模仿的。孩子初学说话,是对父母言语的模仿,学生初进教室的学习活动,是对教师言语能力的模仿,工人学徒初学建筑,是源于对师傅技能以及各种图案的综合与模仿,一名新教师的成长也是对名师授课或典型案例的模仿……同样,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写作也要从模仿开始,进行仿写、扩写活动。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过:“仿写,能够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迈出重要的一步。”

过去的封建教育可以凭借一篇文章中举,而且是一篇严重脱离生活和作者经历的文章,同样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奇才,作文高手;而今,我们的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并以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真实情感为主,抒写真性情,倾吐真感受,更能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相信在语文教育高效发展的今天,通过广大教师的热情工作,悉心引导,一定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写作,作文终将成为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 顾黄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开明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2] 田继松,《抓住课文写作特色加强作文片段训练》,《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

[3] 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 黄惠良,《初中作文教学心得》,《写作导引》2006年第12期。

[5] 李东明,《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6年6月第3卷。

[6]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语文》(上),2003年6月底版,2007年6月印刷。

上一篇:教好初中语文方法浅探 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