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成校如何抓好培训谋求发展

时间:2022-07-15 07:13:08

新形势下农村成校如何抓好培训谋求发展

近年来,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六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农村成人教育也有了相应的进步,显示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因此,各校在培训中,只有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办出活力,体现价值。

一、注重解读教育对象

既然是农村成人教育,就要深刻地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了解他们的学习愿望,了解他们的学习难点。只有深刻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首先,农民的价值取向是“以生存为中心”“安全第一”,因而有时可能缺少一些闯劲,害怕失败,甚至放弃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其次,有脱贫致富的愿望,也留恋土地收入的长期稳定性和自在的田园生活,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时比较习惯边看边走。第三,要尊重受教育对象的人格,关注其思想动态。一般来说,根据各自的价值判断,他们对教育培训会有选择性。培训,不是简单地“给予”,而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意愿,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不断进取的上进心。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注重提高教师素质

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掌握技术,是成校工作的主客观需要。各成校教师,绝大多数是普教教师调整而来。有的教师可能缺乏系统专业知识,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的现状是,对农民进行专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有时只能聘请兼职教师,这不是长远之计。因此,成教教师要主动充电,从书本、网络上学,跟科技示范户带头人学,跟有经验的老农学,跟专家学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指导农民生产、种植、养殖等技术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深入调查研究

要抓好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设,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目前,由于各地的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别,需要的技术教材不尽相同,故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成人教育教材。而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只有实际的东西,他们才会相信,才会服从感召。因此,成校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性、系统性地深入调查研究,熟悉当地情况,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彻底扭转教研工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掌握地方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现状、从业门类、从业者的素质和对科学培训的要求。同时,围绕本地的“燎原”项目,大做文章,为项目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分类登记造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编写真正符合实际、有实用性、实效性的、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教材体系,开展多规格、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培训工作关键,才能真正做到为地方发展经济服务。

四、创新成人教育教学培训的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针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成人教育教学的新路子,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逐步总结出既有成人教育自身特点,又能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新模式,使农村成人学校真正成为联系科研和生产的纽带。

因此,在培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一方面培训时间要与农时协调一致,作物的种植、管理、保护、施肥、用药等各个环节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把实用技术及时地传播到农民手中,使学员觉得所学知识及时适应,效果明显,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此时的培训不能影响学员的生产,不能为培训而培训。

(2)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训使农民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来说,对基础技术培训,已不满足,他们需要提高一步,掌握更系统的知识。因此,应注意举办提高班,让他们系统学习新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注重全员培训与个别指导。学校的重点工作就是全员培训。有时,可能由于学生基础较弱,领悟能力也较弱,有的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同时,学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可能有的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这类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细心指点,让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

(4)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每当讲完一节理论知识之后,都要及时组织学生实践。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现场指导,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技术之目的。

(5)注重办学形式。成校办学形式相对基础教学来讲要灵活得多,不应拘泥于常规,可采取中、长、短班相结合的方法,且要以周期短、见效快的短班为主。要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要根据农村办学特点,因地制宜地培训。

总之,成校必须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思想,实现经济建设战略重点的转移,完成提高农村成人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仪征市月塘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给十四岁女儿的信 下一篇:培养职业礼仪提升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