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时间:2022-07-15 01:05:46

早在古时,中国文士阶层便有“以文会友”的优秀传统,“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的雅集现象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独特景观,诸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更是引为历代文坛佳话,诗文书画歌颂不绝。而时下再次兴起的以品茶、闻香、艺术品鉴等为主题的各类雅集活动,“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亦是吸引了不少群体的关注,如何看待雅集这一现象?通过参与雅集这类聚会,究竟能带给人哪些改变?针对雅集的不少问题,笔者特意采访了来自成都的两位代表性的企业家,《名堂》杂志的出品人吴晓东先生,以及成都圈层的创始人吴强先生,希望通过这样的访谈,让你对雅集二字,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探寻雅集因缘

现在的雅集与其说是一种新兴的潮流,还不如说是一部分成功人士、有识之士的一种补课行为。

《养生杂志》:请问两位,你们如何看待时下兴起的以“雅集”为主题的各类主题聚会呢?

吴晓东:在我们看来,这只是换了一个提法而已,十年前我开始从事公关工作时,就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这无非还是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导向,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将文人雅士集合在一起,寻找共同爱好的平台。

吴强:的确如此,我最早也是在北京听说了这样一个理念,包含了茶、香道等不同形态,当时便希望将这样的形态引进成都,成都圈层在刚开始时很多的沙龙形态也有做借鉴。

随着大部分人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得有一个方式,能让人全身心的去放松、亲近自然、调节身心灵,和其它朋友去交流,而雅集的出现,正好能满足这类人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一个主题让大家相互认识,以一个话题让大家交朋结友。而且这样的雅集一定要保证有很棒的环境、真正热爱这一主题的朋友,组织的形式有新意,并符合大家的审美需求。

《养生杂志》:在你们看来,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热衷参加以“雅集”为主题的各种文化圈层聚会呢?

吴晓东:当衣食住行成为过去的时候,人们便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提升,由原来暴发户的思想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现在的雅集与其说是一种新兴的潮流,还不如说是一部分成功人士、有识之士的一种补课行为,最早改革开放时大家以追求金钱作为核心价值的体现,当这一切都得到满足后,大家才发现自己在修养、精神、灵魂方面的空白,现在兴起的雅集活动,其实也是对缺失的文化的补课。

吴强:在我看来,第一是因为大家有社交的需求,需要有一个借力的舞台。第二还是因为大家生活是由很多元素构成的,不光是赚钱,需要有一个体现个人情趣爱好、修为等元素,并能滋养身心灵各方面的平台,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有人愿意参与,自然有也就人愿意去组织这样的雅集活动。

定义雅集生活

雅集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爱好、志趣的人,以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形式来谈天说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与理想。

《养生杂志》:在你们心目中,“雅集”应该如何定义?

吴晓东:一群对某种文化、某种艺术感兴趣的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吸引了一群对文化、艺术有空白、缺失的人往更高的精神层面进行的一种人类意识的形态提升工作。

吴强:我向往像竹林七贤这样的一群文人雅士聚到一起,谈古论今、舞文弄墨的感觉,这也是成都圈层堂会的由来。对于雅集的定义,我认同吴总的解释,就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爱好、志趣的人,以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形式来谈天说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与理想。

《养生杂志》:你们以“雅集”为主题的聚会做了多久了呢?做“雅集”的初衷又是什么?

吴晓东:早在十年以前,我就开始在做这样一件事儿。我一直认为人不应当仅仅活在钱当中,我有句口头禅是他们真的穷得只剩钱了。所以通过文化意识、一些精神层面的引领让每一个人找到灵魂的出口,让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有一部分人能接触到文化艺术,让他们沉下心来,能够成为中国真正的精神砥柱是我的希望。

吴强:我最早是从前年开始做以女性为话题的雅集,并逐渐认同这样的形态,希望能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都能受益。

诉说雅集故事

雅集提供了一种文化的氛围,让我们在文化的氛围下去熏陶自己,久而久之一个人的修为、气质也就有了一定的变化。

《养生杂志》:你们都做了哪些 “雅集”聚会呢?能分享下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吗?

吴晓东:邀请全国艺术家来到成都,这是《名堂》做过的比较大的雅集活动,通过拍卖,让四川对艺术感兴趣的财富人士对川外的艺术家有了新的认知,通过艺术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也还在举办来自法国的16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观赏,这也是一种雅集的形态。还有就是《名堂》与杂志会员共同举办的雅集,比如与秀兰道蜀绣共同举办的蜀绣雅集,通过现场的蜀绣刺绣、体验,加之各种节目上与刺绣爱好者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常态化的活动现象。另外还有以书法为主题的雅集,邀请一大群热爱书法的人,请大风书画院的老师来教授大家书法知识,也是我们一直在持续开展的活动。《名堂》杂志社也自身参与到了百家百城艺术衍伸品的活动中去,在洛带的会馆,通过艺术衍伸品的形态宣传艺术、推广文化,每每有同学前往都会有很深的体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前年举办的毕加索中国大展,我有幸参与到成都站的整个组织推广工作中,并担任副总指挥。通过这类国际化的雅集,48幅真迹的学习鉴赏,让自己真正对毕加索的创作艺术历程、造诣有了很大的认知和提升。如果不是这样的活动,不会让自己有这样的提升。但在做毕加索主题鉴赏会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成功人士对文化艺术的淡漠与无知,当时要做一个主题品鉴会,邀请一位企业老总作为赞助方参与其中,鉴于私人关系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但唯一的要求却是和毕加索合影,这件令人尴尬的事情让我突然意识到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国人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国力时,文化的缺失和空白很难让人站在世界的顶端,所以我当时就萌生了要接触艺术的想法,进而决定把名人的字画运用到各类生活品之中,让人们在使用生活品时去直观的接触艺术,从而让艺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改变我人生意义的的一个雅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雅集活动,促使我在2013年建立了以艺术衍伸品为核心的百家百城文化有限公司。

吴强:最早做过一些以女性为主题的雅集、目前来说,财富沙龙、品茶、品酒,沉香、古琴、传统文化等各种文化类型的雅集活动做得都挺多。

印象比较深的是自己在北京参与的一场以沉香为主题的雅集,讲课的老师是中华香道协会理事长游志郎先生,他指出对香道的理解应该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如何辨别、品味、把玩;第二是告诉我们香火一词中香字的渊源,是指以前海南地区,每家门前都会有棵沉香的树种,儿女多了分家时会每一家掐个枝条种到新家,长成大树后再次循环往复,所以从这里衍伸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整个家族精神理念文化的传承;第三是指香道承载的是中国五千年的人文底蕴和价值理念,是将价值理念的追求,承载到了香道之中。

《养生杂志》:在你们看来,雅集的兴起是否也为你们身边的朋友带来了很多改变?

吴晓东:确实是这样,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无论是他们的投资取向、生活、娱乐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通过雅集拍卖,身边也陆续有朋友开始关注艺术品投资,经常拿一些字画来讨论是否值得购买、收藏价值等问题财。以往的牌友也改变了社交方式,现在也开始走下牌桌,走进艺术与文化,开始试着对某位艺术家、艺术形态提出专业性的问题。

吴强: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确实会有一些改变,但这种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环境下熏陶出来的。比如以前完全不懂、也不爱好一个东西,但如果天天都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你也一定会喜欢上它。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当你在一个环境下浸泡得久了,自然就会沾染上它的气息。雅集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文化的氛围,让我们在文化的氛围下去熏陶自己,久而久之一个人的修为、气质一定会有慢慢的变化。

《养生杂志》:在未来,你们会怎样打造雅集这样的沙龙形态?

吴晓东:一是会根据《名堂》已有的文化艺术产业,从事以这一类的为核心的聚会,涉及到的面也会很广,无论是名画鉴赏、笔会、茶会、蜀绣会、摄影品鉴会都会涉及。我希望《名堂》不是一人在奋斗,而是有更多的媒体参与其中,我们愿意把《名堂》整合的资源和更多人分享。

吴强:成都圈层在未来会做一些针对精英群体的小众活动、针对高端群体的私人董事会,以及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式教育为主题的堂会,还有就是一些主题性的论坛。

在我看来,雅集是一种形式,从词的表面来理解,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文人雅士的聚会。在现代商务的环境下,借助形式植入不同的内容,比如财富管理、健康养生、传统文化,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是能带给大家正能量的东西,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舞台给大家去分享。成都圈层是一个大融合的平台,不是只做一方面而排除其他人,我们的价值观是融合、共生、共赢,所以我希望有不同的主题、群体在这里都能实现融合、共生和共赢。

上一篇:成长,在体验中完美 下一篇:“宽教育”理念及实践建构